再谈谈学习的问题

学习日志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复自道,其义吉也。
——《小蓄卦·象辞》

相对于成年人,少年特别容易升起正义感。所以,少年立志,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正气。

正者,止于一也。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性情、爱好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都可以止于至善,走上大人之道。

昨天,利用上午、下午的自习时间,与孩子们逐一约谈。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给相应的建议。虽然有些孩子年龄小,懵里懵懂,还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但整体上是单纯的,是想上进的。这个“上进”不是与别人比考试成绩,比名次,而是与自己的过去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同时与“天”比,天行健,所以“我”要为自己负责,自强不息,终日乾乾。

在晚上读书会之前,收到一位年轻的老同事的邮件,她前几日也去了青岛,写信谈她青岛之行的收获,写得非常好,现选摘如下,供更多同学参阅【注:涉及他人的地方,隐去姓名,并做了删节处理】

一句话总结:这次青岛之行帮我开启人生新阶段,我在“信”上有突破,离“家”更近了。

一、化(消化、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繁为简)

1、“化”字很重要。知识需要化,情绪需要化,食物需要化,外来的一切影响需要化,自我的固执也需要化。反观我自己,化的能力欠缺,还需提升。

2、化繁为简。重新接续传统,并不是原样复古。只要学明白,抓住根本,外在形式方法可以千变万化。

您讲共产党人接续了传统。还有如果施泰纳博士还活着,他一定会变革华德福教育。如果孔子还活着,毛主席还活着,那我们目前很多方面也都会变样子。这带来很大的思想解放,我们不需要固化和执着,可以更灵活,不用束手束脚。

那个不变的根本是配天。天地卡位,忠于天地之道。

3、历次外族入侵,华夏文明都能将其同化。这次工业文明入侵,这个“病毒”有点凶,所以华夏文明大病了一场,但是我们的文化最终能将其化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清醒地做自己的主,既不依赖,也不多疑

1、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独立自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独立自主,对当下的自己有清醒认识(知己知彼),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依赖、依附和挂靠。您基于自己的背景和想法创办愚公班,办一个不一样的高中,而不是华德福高中。在爱的花园,刘兴菊老师也说:吸收完营养,长成自己的。

2、不神化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局限。我不神化任何一位老师,只认可自己心头最伟大的老师。过往,我非常容易神化、崇拜、迷信,而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知道我不再迷信了,有自己的判断。过往我也容易一边倒,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不能理解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

上大学的时候,我迷信老师,因为大学老师说公务员不好,我始终对公务员带有成见,毕业后笃定着不考公务员。黄老师,我也迷信您呀!我听您讲过对很多人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我就奉之为教条。这点是我最近意识到的。

对同一件事,有人这样说,有人那样说,我很受困扰,头脑里很多声音在打架,我变得六神无主。下结论的人没有问题,是我有问题。有问题的我怎么产生的?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结果呀!乖乖女、听话,家长和老师说啥就是啥,都是头脑层面的认知,缺乏身心体验和感受。小马自己去过河才知道河深河浅。

三、当下我正面临的一件事(略)

四、郑重对待生命

认真、郑重对待自己的生命,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保有恭敬。

突破生死观,天赋良知不死。我们都是老灵魂。

五、真正把老师们讲的学明白,行出来

不管是您还是某老师讲的内容,只要学明白了,怎么样都行,不拘于一种形式。

把您和某老师讲的内容学明白,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带着走。每个人的天命不一样,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百花齐放。

坦白讲,我现在还是没有学明白,还是模糊的,还得继续学!

重新接续源头,活出来!

P.S.

最后,2018年您的回信我是没有接住的,一直到今年9月底一次会员连线触动了这个心结。……我就想到您的回信,又翻出来看,边读边哭。重读后我能接住了,您那么理性、客观指出我的问题所在,并且丝毫不惯着我想要依赖的习气,让我碰壁。我很感恩!

【注:感谢这位同学附上了七年前的那封邮件,使得我能再读到当年自己写下的文字,看看是否有误导人。下面节选部分内容,其中红色宋体加粗部分,是我当时的回复。与同学诸君共勉】

在 2018-10-17 18:47:44,hmy918@vip.sina.com 写道:

某某好!谢谢你如此真实的表达,我的回复用红色标注如下:

黄老师:

晚上好!给您写了一封信,请您阅读。

……上周日师资班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听了一轮下来,我觉得我是最差的那个,好像来了这么久,没有火花,没有感动,我的内心依旧硬邦邦、冷冰冰。我想老师们在心里给我打了很低的分数。【说实话,我心里并没有打分。我并不觉得奇怪,这件事情急不得。我说过,我对师资班同学没有什么期望,这一切都看各自的造化,我只是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而已。都要靠自觉,自悟。生命无法替代,更不能拔苗助长。】

……我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被教育、关怀的孩子,渴望经常被关注,被给予很多示范。【问题是你已经成年,不要自我认定。】

……这次××的离开给了我些困惑。假如我是××,我想我有困惑啊,希望得到解答,可是大家都没有让我明白,或许差那一点点,我就可以明白了,可是大家没有等我,而是不要我了。【这件事情,没有谁有错。只是她的状态没准备好,总是瞻前顾后,很难融入这个集体。经过几次谈话之后,帮助她下个决定,让她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我困惑的地方,做的不好的地方依旧是困惑,依旧没有做好。所以周天交流时,我心里想老师们是不是发现点化不了我,也要让我退学了。【没有这么想过。】

……7月份面谈时,有关于“信”这一方面,我说我不信。您问我信不信自己,我说不信。对于老师们,我不会一开始就特别信。老师祭拜孔子时,我能感受到您对孔子的信和敬。还有我能感受到班里××啊、××啊对老师的信和敬,我惊讶于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受触动了。还有××对文峰老师、凤娥老师、瑞芳老师,还有最近对凤娥老师家二姐的喜欢、亲近。××对老师、长辈发自内心的喜欢、亲近的这种能力让我羡慕。人总是在关系中发生改变。产生链接,接收影响,改变就发生了,生命轨迹也就改变了。【“疑”是五毒之一。】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有困惑。我不知真和假,我会评定一个人聪明还是不聪明。我假想在一个淳朴的乡间小村,我确定、我相信每个人都很好,我很放心,很安全,我很愿意奉献我自己。【没有人要求你奉献。尽性之学,只是先做到尽其之性。如果无法尽己之性,也谈不上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有人亲近我,我以为是喜欢我,要和我交朋友,于是我也好好亲近对方,可是后来我发现对方只是想让我帮忙,之后就把我放下了。我不喜欢这样方式的靠近,我也尽量不以这样的方式靠近别人。(可在这里我发现有时就是假的,假的,假的,然后就真了,真的让我难以置信)我极警惕着打量靠近我的人。【因此,你的这种状态不能称之为实在,而是疑心过重。缺乏安全感。】……我还警惕别人话里的“别有用心”,我分不出用心的“好”与“不好”,但是我会批判“话中有话”的说话技巧。再有老师课上但凡介绍一下自己的书,我就会往“推销”这方面看,我会对老师给予很低的评价。【不仅疑心重,而且对他人、对师者缺乏敬意。当然,这不奇怪,因为首先你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肯和敬意,就很难对他人有真正的敬意。】我知道自己有点过了,那个尺寸该如何把握呢?再比如接受邀请到别人家做客,有人给主人敬酒是真心实意的,后来人的敬酒很多是出于礼节而不是真心。我心里没有触动,于是我跑开了,不想跟着敬酒。于是在主人的邀请宴上我心里没有感谢,形式上也没有感谢。这些场面上的一些话也好,形式也好,我会经常纠结,也拿此评判周围的人。谁不真,谁不是发自内心,我就会给他很低的评价。【心量太小。况且对人有礼敬,不需要彩排。】

……“老师,我总是想太多,我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这个局怎么破?”【这属于自恋,可能没有人想那么更多。你活好自己的,没有人挡你的道。】

……那天您发来“贵目贱心”的故事【注:王阳明学生患眼疾时过度忧虑,被批评“尔乃贵目贱心”】,课上也讲了,我知道您是讲给我听的。……我想起之前在南方我第一次冻手,以前我没有这方面经验,手指突然痛,开始时我有点害怕,各种瞎想,后来知道是冻手,我也就安心了。未知带来恐慌,这也算是“贱心”的范畴么?【“贱心”的意思是,漠视本心的存在,对不起祂。本心如如不动,从来不会恐慌。试问:恐慌、焦虑的是谁?我觉得对治你的毛病,有两个方法可选择:一是找份体力活干,每天要出点汗,吃得饱,睡得香;二是按照藏传佛教的一个修法,磕十万的大头。不过,我不能传你这个法,过两天,我的朋友格西会来师范,你可请他传法。】

真正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而生命的“自觉”,始于少年时期。那么,少年没立志,是不是这辈子就来不及了?也不会。像我本人,在年少时有许多对生命的大哉问,但无人解答,于是埋藏在心头,一直等到三十岁,有了特殊的机缘,才捡回一条慧命。这也是可以的。

总之,破除一切迷信(包括对自我的迷恋),穿越集体意识的所有的黑洞,才算得上是“独立自主”。郑若麟教授谈“精神殖民”,落到我们每一位生命个体,就是要精神自觉,要当家做主人。而这需要长期、深入的学习。像孔子那样,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翻山越岭,才能见到人生好风景。而这一切,始于“志于道”。

人无信,不立;人无志,不成。

祝福所有的同路人!

【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早上吃完早饭,和刘懿德学长一起扫地,扫着扫着突然觉得心静下来了。细细一听,同学说话的声音已经听不清,取而代之的是鸟儿欢快的歌声。突然感觉扫地是一件很棒的事,会让我的心情变好,愉快。

◎今天主课,老师讲到:“要打破‘我’与‘非我’的界限。”“我”的已知,是非常有限的。假如一个圆圈里圈着一个“我”,那圈外面就都是“非我”。要学习毛主席、周总理、孟子、孔子……这些“大人”,跳出的圈去看世界,打破那个圆圈。

◎上完早上的主课,讲的是“精神殖民”。只觉得西方的资本主义就像个饥饿的猛兽,永远也吃不饱。人民,就是餐桌上的食物。共产党人的眼睛很亮,看清了真面目。精神殖民是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发生,像是现在的偶像,一个个细皮嫩肉小白脸,好像是如今的文艺圈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要用中国文化去“化”啊。

◎主课讲郑若麟教授《解构“精神殖民”谎言——一场隐形的“上甘岭战役”已经打响》。这篇文章看完挺赞叹,敏锐的观察。像新闻只报道中国负面消息,让余华、莫言等喜用讽刺、黑暗手法、类型作品拿奖,但“精神殖民”一词是第一次听。“虚假的言论自由”,没想到言论自由也是捏造的。不久前就有人说,中国的缺点是权力高度集中,没有言论自由,共产党黑暗史。现在一想,如果真是那样,中国还会是现在这样硬刚美国吗?腐败、黑暗肯定有,有阴必有阳,中流砥柱、大义之人也一定有!

◎今天发现了一个现象,黄老师将广播剧《忘川之水》的材料发给我们后,主题曲《生命进行时》(王子楚作词,李祎凡作曲、伴奏,王若谷、王子楚主唱)开始流行起来。自习前(休息时间)都有人在唱。

晚上观剧《外交风云》第15集。美国政府、军方和国务院阻挠钱学森归国,并谎称钱学森想入美籍,我方对此表示质疑。同时,钱学森写了一封信骗过美国FBI的特务后,历经波折转到了外交部的手中。因此,美国政府不得不让钱学森归国。1954年8月,钱学森乘邮轮经香港入境,回到了久违的祖国,并研究了导弹、弹道系统,为中华之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日内瓦会议结束了,印度支那实现了和平,我们的外交也胜利了!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晚上的读书会,感受挺深的:文艺工作者、老百姓的自信,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不被精神殖民,保持精神的挺立,接地气,能安顿他人的灵魂。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过去的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晚上,参与了《周恩来谈文化与文艺工作》材料的共读,非常受益。真正好的文艺能带给人生命的觉醒。而一个好的影视作品是能够带给更多人心灵的共鸣。通过这次的读书会让我感受到文艺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沉淀与升华。

​(慧安、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