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慧安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周公,一位是文王姬昌之子周公旦,另一位是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
第一位周公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业。周公为《周易》的六十四卦的每一爻添加爻辞,并据此制礼作乐,敬天保民,明德慎罚。被后世尊为了不起的圣人。周公还是洛阳的总设计师,他建太庙,立明堂,祀文王,明政教于天下。
第二位周公是谦谦君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由于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日理万机,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政治楷模。

昨日下午,与几位同仁共读周总理的文章,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明辨,很有收获。啟源老师半夜发来的日志里写道:
今天下午,黄老师带我们学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一文,颇多感慨。
这是周总理1951年9月29日,在高校教师学习会上的讲话,很平实的话语,又极到分寸,发而皆中节。思维非常清晰、周密,广大又精微,至高又至平。
不禁想起,多年来,刘森老师每每谈起周总理,无限的怀念与感佩这个时代的伟人、人格的典范。刘森老师是从大时代走过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跟随周总理近距离地服务于外交工作约十年之久。也不由地想起,电视剧《外交风云》的一幕幕,不得不赞叹周总理最懂礼乐的精神,是礼乐生活最好的践行者,是制礼作乐的圣人周公的知交。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跟人与人的交往一样,以礼相待,以诚相待,平等与尊重。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讲话,字字句句,依然对我们现在分辨国际形势,穿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探寻意识的底层,处理学习与工作——文化的复兴,礼乐生活的重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的复兴,即信仰的重建,精神家园的重建,也是一场心灵的革命,需要的,也是人民的觉醒,即一个一个个体生命的自觉。如张腾万校长所言:拔苦,还需自拔。

我们在延安,在鲁艺,在历史的现场,身临其境,补近代史这门课,打通古今,才明白当时为何提出要“改造知识分子”,才对“亲民”有了新的认识,才体会到什么是“继往开来”!——周总理说:“革命工作三十年,我也犯过错误,栽过筋斗,碰过钉子。可是,我从不灰心,革命的信心和革命的乐观主义鼓舞了自己。这个力量,是从广大人民中间得到的。”
此次在延安,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其中一位是若水老师。她说,她爷爷也是老革命,他们家,甚至他们全村人,当年都是把最好的粮食,把最后的食物用来养育红军,和红军的后代。——才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说“人民是共产党的活菩萨”,是陕北人民养育和保护了共产党人。最后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知识分子的改造,其根本还是自我革命,自我觉悟,不是改造他人,而不能搞成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这一方面,我们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正如周总理所言:“大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造自己。我想,凡是要求学习的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起码的认识。当然,改造需要时间,一下子要求很高、很快,这是急躁的,不合乎实际的。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拿我个人来说,参加五四运动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也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改造。”
一丝丝隐隐的“人上人”的优越感,都涤荡干净,彻底地与人民无隔,打成一片,和光同尘,最接地气。真正的共产党人,或者说,真正的服务人,是愿意做“人下人”,去托举他人,是凡夫菩萨行。而人民,是土壤,是源泉,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群众,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和光同尘”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实事求是。


啟源老师的这篇学习心得,认识非常深刻。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容易厚古薄今,容易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近代史,不了解中国革命史,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历史贡献,我们就无法通古今之变,也就没有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就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伟大的中国革命,受法国大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发,古老的中国被迫走上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虽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但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公天下”,从而为开创新的千年格局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底子。
真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是怎样的?——就是几千年中国圣人之教的真正体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最后一集中,有这样几段台词,摘录如下:
◎毛人凤:你既然没有加入共产党,那你干吗要背叛党国呀?
吴石:我没有背叛过党国。我忠诚于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党国,是那个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前赴后继的党国,那个在北伐时期所向披靡的党国。而不是现在这个人人蝇营狗苟,个个贪污腐败的党国。我没有背叛党国。是现在的党国忘记了天下为公。
◎吴石:蒋先生不亲自见我,是怕我会当面拒绝吗?其实蒋先生心里想的可能跟我想的不一样。因为至今你们很多人心里都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做?或者你们不敢想明白。因为蒋先生的党国,人人心中有自己,大多心中有派系,少数心中有党国。唯独无人心中有人民。而心里面一旦有了人民,就再也泯灭不了了。
◎(最后审判执行死刑之前)押下去。
吴石:战友们,能够跟你们并肩作战,一起赴死,我很荣幸。

我只看了《沉默的荣耀》最后这一集,数次流泪。在这位不是中共党员的吴石将军面前,我们今天许多共产党员,是要惭愧的。毛泽东很早就提醒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我党内部会长期存在,所以要加强我们的学习。
当年,以阶级出身来划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在那个改天换日的特殊年代,有其必要,尽管伤及了许多无辜。而新政权稳定之后,进入经济建设、和平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集体意识”里面根深蒂固的“精英思想”——能吃苦中苦,为的是做人上人。而要真正学习圣人之教,就是要做到彻底地“亲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奉元”,而不是概念的掌握。
惟有建立在这彻底的“亲民”基础上的“新文艺”,才能真正地鼓舞人!

再选摘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部分内容,供同学诸君参悟:
◎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例如,我小的时候读章太炎先生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文章,当时虽然读不大懂,却启发了我的爱国的民族思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北洋军阀的专横卖国,更使我增加了爱国的思想,因而积极参加了反对“二十一条”、反对中日军事协定等爱国活动。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好的起点。知识分子有了爱国的思想、民族的思想,就可从这个立场上前进。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危险性。假使从民族立场发展到国家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外侵略别的国家,对内压迫小的民族,那就走到邪路上去了。这种危险性虽然有,但是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不是主要的方面。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受外国侵略、欺凌和压迫的,所以人们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民族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在这样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想可以由民族思想、爱国思想发展到争取民族解放和为人民的思想。
◎在中国,国家主义是跟共产主义同时出现的。五四运动时的同辈们,今天在座的很多。大家知道,当时的少年中国学会分成两派:以李大钊、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派,走向了共产主义;另外,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人又是一派,他们走向了国家主义,结果做了国民党的尾巴。这个尾巴做得也很可怜,因为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环境里,不可能出现土耳其式的基马尔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极少数人玩弄那种货色,在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中是生不了根的。

◎中国的封建势力太大,地主和富农在中国农村中约占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人散布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压在农民头上,帝国主义就凭借着这些人统治中国。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过去有些人企图走改良主义的道路,走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但走不通,统统失败了,不能不找新的办法了。……
中国人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更加觉醒了。俄国十月革命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要“走俄国人的路。”孙中山先生也提过“以俄为师”的口号。这样,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就组织和发动起来了。许多知识分子从民族的立场进一步认识了人民的立场,觉悟到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救中国,才最爱民族。因为封建经济束缚着中国广大农村的生产力。买办势力束缚着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国民党反动派集中代表了封建和买办势力,成为一种反动政治力量,他们依靠帝国主义,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所以要求得民族解放,一定要有人民的立场,而不是只有笼统的民族观念。
◎大家看过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时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读了很多书,又住过延安的学校,但还是有不少人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所以毛主席在那篇讲话中就首先提出立场问题。
现在,工人阶级有工人阶级的想法,农民阶级有农民阶级的想法,城市小资产阶级有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想法,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想法,只要各个阶级存在,他们的不同立场就会存在。我们今天要求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立场,这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
◎知识分子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就是要学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思想和立场。
◎今天的世界上还有阶级存在,还有国家的对立。帝国主义侵略集团要统治全世界,尤其是美帝国主义,要把世界变成美国的世界。中国人民是深受美帝国主义帮助蒋介石大打内战之苦的。……
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有敌我友的观点。全世界人民包含美国人民、日本人民在内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争取他们。现在还被帝国主义欺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府,我们应该争取他们反对战争,赞成和平,即使是暂时的朋友,我们也要争取。一切国家,一切可以争取的政府,都应该争取,即使是中立,哪怕是暂时的、在一个问题上的中立,对于人民来说也有好处。……
我们应该分清敌我友的界限。我们的敌人就是美帝国主义和它的同盟国家、帮凶国家的反动政府。我们的朋友遍及全世界,其中包含在某一个问题上一时的朋友。这样,我们人民的力量就壮大起来了。


◎关于态度问题,我们历来主张靠自己觉悟。……
真正的中间态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一个时期的动摇、怀疑是有可能的。有一种人他对新生事物要怀疑一下,观察一下,我觉得应该允许。怀疑并不等于对立。对立就是敌视新中国,这不能允许。……观察不等于旁观,观察的态度是积极的,旁观的态度是消极的。
还有一种态度是同情但不参加。这种人只是做到对中国革命表示同情,但是参加还要考虑考虑。这也是允许的。我们愿意等待,而且要耐心地等待。
◎既然立场问题、态度问题都弄清了,为谁服务的问题自然就得到了结论,这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美好的将来,为全人类光明的前途服务。反动分子不可能为人民服务,他们做的事情都是破坏人民利益的,所以我们要镇压。反动阶级被打倒以后,对反动阶级的分子,我们要区别情况,有的分给土地,有的给工作,有的要劳动改造,使他们成为新人。他们改造成新人以后,就成为人民的一分子,也可以为人民服务。
……我们要知道,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服务,也就是说,要照顾到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
◎知识分子多少总有一些知识。有知识是好的,但是,有的知识分子正因为有一些知识,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常常背上“知识”的包袱,不能很快进步。这对知识分子来说,实在是一件苦恼的事情。
我们知识分子的一个大毛病就是自负。……我们必须反对自卑、自负两种偏向,主要的是反对自负这种偏向。

◎五四运动时,我们提出打倒孔家店,那是先要把它摧毁掉,把它否定,以便打出一个新的天下。这在当时是需要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就不应该这样做了。我国历史上有一些很宝贵的传统,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革命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历史上有利于人民的传统,否定有害于人民的东西。
◎运用外国的知识首先要切合中国的实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来取舍,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有的现在用,有的将来用。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点,把我们的历史的知识、民族的知识跟外国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外国的科学技术搞建设,要从中国这个底子出发,逐步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底子打得好,发展的速度是会很快的。我们有这样多的人口,有这样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一定会在世界上建设起一个强大的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完全有这个信心。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创造,重视我们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文化上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但是我们要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用我们民族的形式,进一步创造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外国的文化只能做我们的参考,做我们的借鉴,不能代替我们的文化。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反对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那么,是不是说美国的科学就一无可取了呢?美国的生产技术就不高了呢?我们没有这样的意思。我们反对的是美国的反动统治集团,不是反对美国人民。从知识来说,反对的是那些有害的东西;有利于人民的科学技术,有利于人民的知识,我们还是欢迎的,还是要学习的。


对照周总理的讲话,我们检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是否有真正的发心?是否真正地志于道?是否能彻底地自我革新,放弃精英思想,有彻底的平等心,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话,那么你不必去庙里拜菩萨,也不必在家里立五尊牌位(天地圣亲师),因为你心中已经有“明堂”,你可以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同时照亮这个世界。
感恩古圣先贤!感恩革命烈士——无论他是否加入过共产党!
冀望我们奉元班的大同学、夸父班、文艺社的小同学,也都加入他们的行列,继往开来!


附:【夸父班、文艺社同学日知录选编4则】
■ 01
今天听了集贤一整套曲子,我从没见这么多乐社老师。从《十板头》奏到《南吕》的一小部分。今天很特殊,听到《圣寿乐》之后,一下子就静神了,全身的毫毛都立了起来。十几把笙合在一起的声音超好听,像是百鸟朝凤。
■ 02
今天田社长和乐社的好多老师都来了,超大的队伍,让我期待起老师们鼓乐的合奏,一定很震撼。幸运的是,田社长让我去吹笙。虽然是不熟的曲子,但重在参与嘛。真的是很难得,所以真的很感恩。而晚上有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套曲合奏,说实话不算太累,反而还是激动、开心。一边是已经与鼓乐在一起很久了的老师们,一边是几位喜爱鼓乐、正在学习的同学,突然感觉很可爱。文化是源头,通古今,体会古人的生活,生命的智慧,如此有趣啊。感恩!


■ 03
今天发生的事情比较多。最有感的就是下午三十分钟的谈话。在18日和20日的日志上分别提到了关于“青少年文艺社”和“草艺”的建设前景。“感的恢复,需要健康的文艺。”“通过适当的艺术形式回归心灵生活。”生活,要“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还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主动地开拓,还是被迫地服从?
黄老师讲到,现在的文艺圈、演艺圈,都是在“卖艺”,让自己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依靠脸吃饭,而是成为脚踏实地的“人民艺术家”。而去各地采风走访,求学就是“文艺社”需要去行动的。
我自己认为这个想法很好,而且挺感兴趣的,尤其是5-7月在草原的生活,让我格外心动。理想一点的想法:(前提是父母同意)在下个学期,短期(5-7月)假如文艺社去草原生活,感受天地;之后再决定是要继续留在夸父班还是进文艺社深入学习。
在夸父班基础上深入学习的青少年文艺社,我很期待“游于艺”!

■ 04
午后,黄老师为我们八位同学又提出了文艺社更多的可能性和大方向,以及其历史的重担,很受激励。无论今后选择了什么道路,又会有一批同道时刻同在,我们并不孤单。尽管与外界交际不那么广泛,但全国各地仍有信念相同的道友在努力,古往今来也有无数圣贤的精神相陪伴;同时,我们是幸运的,学习得越多,与古今圣贤距离就越近,离内心深处真正想要追寻的中华文脉就越近,也越来越自信,回到够大的开始——奉元。
下午最后排练腰鼓,眨眼已经学习很多动作,这两天则要将动作贯通起来。课上到一半,张老师的老师兼父亲来指导我们的动作,重要的是:要将面部表情打开,该喊的时候要喊大声,动作要展开等等。都是将腰鼓中义勇的精神也展现出来,不仅是给人以视觉上的欣赏,更是以提振人的精神。
晚上难得欣赏田社长及乐社成员(包括几名夸父班同学),由四锤开场至《粉红莲》整套六调套曲,很震撼。老师们平时只是平凡、务实的百姓,但当整个团队奏起乐器时,就给人以庄严的气场。一个小时下来,嘴巴韵干了,但依旧想接着韵,越韵越有精神,越韵越欢喜。
在延安的学习马上结束,每一天都很充实、饱满,无比感恩此次在延安的学习机会,十分难得。
美美与共,感恩不尽。
——服务人·成就人·鼓舞人



视频推荐:文艺为谁而生?
以文化人承星火,以艺弘道立天地!
(服务人,成就人,服务人–王韦华校长访谈录)
▼

活动推荐:我要加入奉元班!
人人能自觉,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欢迎年满18岁以上的朋友们,加入这所没有门槛的大学)
▼

本文图片来自
中霖、慧安、慧杰、于潇、丁爱刚老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