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日志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中孚卦·彖辞》

昨日,延安天晴,似乎盘桓在人们心头的许多阴云已经散去。参加春秋论坛的各地朋友陆续返程,有的写邮件来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都十分诚恳。

的确,我们需要补课,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走进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再从社会主义大生产,走入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又从“文革”,走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再从一味向“钱”看,走入中华文化复兴的新时代……几代中国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主题,却都是用生命在书写历史,想起镇华老师引用纪纲先生的话:“生命写史,血写诗”,同时又想起镇华老师的另一句话:“我们不仅要接过父辈的光荣,也要接过他们耻辱。”

三十年为半个甲子,中国社会的巨变让许多人感到困顿、迷茫,尤其在处于“千年大变局”的转折年代。惟有将研究社会的镜头拉得够远,放在“千年大变局”的大背景中,才能对历史内在的脉络看得更清楚。晚餐后,与韦华校长一同散步,聊到镇华老师,不禁有些感慨。

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我们更容易发现人的“大美”。国共两党是难兄难弟,曾经紧密合作,两边的不少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军校的同学,可是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杀得你死我活。我想,下一次春秋论坛,或许可以放在江西的庐山,那里有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官邸,也留下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的身影。大哉!一统!天下一家,两岸的文化一统,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若我们在庐山召开座谈会,一定要将台湾的老师们、海外的朋友们请来,面对中国和人类的未来,我们探讨如何共同努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祝福中国!祝福人类的和平事业!

【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上午,去刻了版画。刻的是阳刻:在将事物的轮廓刻出来后,挖掉其他空白部分,在这时,在刻刀无意识刻时,会留一些残刀,在印刷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刻主要内容时,又在阳刻中加杂些阴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密不可分。

◎今天的腰鼓课很特殊,目睹小学生们少先队入队仪式,他们的声音稚嫩但有力。在鲁艺旧址天主堂前的入队仪式,他们一定也会感受到这份特殊的意义。

之后,我们在毛主席像前打安塞腰鼓,望着身形挺拔、目光坚毅的主席,在鼓声中,充了力

这次来延安很有幸,还可以赶上国家级的木刻版画展。上午刘老师带着我们去观摩,这些作品,要么体积很大,有半面墙那么大,要么是很多张小画拼在一起。大多色彩都很丰富,没上色的也在“灰”颜色上下足了工夫,与在正定机场看的画展很不一样。黑线条很细很细,就像是拿“0.05”的笔画出来的一样(注:0.05指笔头的粗细,正常写字的粗细为0.5)。但在过了几个小时后,其实大部分作品都要被我忘光了,并没有很引人注意的特点,不能像老一辈的作品那样,用很简单的线条刻出有神、活灵活现的作品。

PS:这只是我对部分作品的想法。这些作品的技艺是很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

◎上午我们去看了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这里的作品很让我惊讶,每一幅作品都很精美,技术含量都很高,我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刻出来的,花了多少时间啊?!真想看看他们刻的木板。参观的时候看到一幅关于粤港澳的作品,瞬间有种亲切感。

下午安塞腰鼓课已经开始排队形了,跟第一天相比,我的动作舒展了很多,但还是有些动作不熟悉,还有进步空间。

树叶已经变黄并掉落了,这是在广东很难见到的景观。我很喜欢银杏叶和枫叶的形状,这些叶子在家也是看不到的。北方四季分明,真好!我很希望冬天能见到雪!

◎今天的日志、阅读材料是丰富的。前天的时候借同学10月8日的读书会材料,结合今天学长所提的问题有了些新的感发。

在舆论的影响下,我们刻板的思想便是:凡是得诺贝尔奖的人便是伟大的,因为他们为人类做出“最伟大”的贡献了。——但什么是“最伟大的”呢?世界的“公认”,还是资本的“公认”?这些世界级奖项的背后,或许只是帝国主义影响和改变人们意识的一个手段和途径,中国人(乃全世界)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最伟大的”(尤其是和平奖和文学奖),不是由现在我们决定的,不是money 能所衡量的,应当由人民说了算,历史说了算。

“最伟大的”这四个字说得实在是太轻飘了!!!真正能配上“和平奖”的是让人民安康,真正配得上“文学奖”的是让生命真正活起来!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胜利,就是走入了人民的内心,而国民党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将人民与自己对立,所以未和人民走到一起,故所谓的“和平”,他们大多数不能真正地理解,只是在自己的思维中作出相应(他们所认为的)判断。

中国共产党有“一”的天下观,将人民视为自己,将自己视为人民,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写到这儿,突然有感:世界人民应当是“和平奖”的获奖者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