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日志2025年9月9日星期二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意味着,“不学习”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里,“学习”,是取孔子“学而时习之”里的“学”“习”之义,也就是说,“觉而时习之”是一种生活状态;时时保持觉察,“清明地活着”是一种活法;那么,相对应地,糊里糊涂地活着,不往内求,只看重外在的算计、比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成功学”意义的,或者说是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是主流意识,影响了大多数人。

追求成功的群体,也是看重“学习”的,只是他们理解的“学习”,目的性很强,一定是有所现实利益的回报的,否则净学这些“没用的”,干嘛呢?因此,“学以致用”这个词的理解被窄化了。对许多人而言,“学习”成了一笔投资,他们要算计“投入-产出比”。“能吃苦中苦”,才能换来做“人上人”。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生活就变得“压力山大”了,从容不起来。

而孩子,在成年人如此功利主义的“学习观”逼迫下,要么也逐渐塑型为功利主义者,慢慢从一个单纯的、眼中有光的孩子,也变得像他/她的父母一样无趣,只知道为世俗的名利奔波、打拼;要么就心生反感和厌倦,选择“躺平”,或者选择叛逆,不合作。

昨天主课后,与青少年文艺社的家长朋友座谈,大家谈到孩子的现状,似乎都有些无奈。我安慰大家,因为我们身处大转型的时代,难免看不清来路,所以担忧、焦虑是普遍的,可以理解;而普通的人家,在商业主义的大浪潮中,孩子被各种“新潮”引诱、算计,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很难的。那些温柔的算计,无孔不入,很难防范。

牟坚老师在主课上,谈到“文艺”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提醒。一方面,健康的文艺能给人带来鼓舞,培养正气;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病态的文艺,会侵蚀人的精神,俘获人的灵魂——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藏在后面的人居心叵测,他们的目的是要摧毁我们的下一代,让“血肉筑成的长城”从内部瓦解、坍塌。因此,“让文艺改变生活”,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关系到民族危亡的大事。

《庄子·人世间》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有用”与“无用”,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是互为阴阳,可以相互转换的。你以为的“无用”,或许在你人生的道路上,非常有帮助,譬如,夸父班每年千里徒步,看上去挺傻的,有那么多代步工具,傻乎乎走路,能解决什么问题?譬如学蒙古舞,将来又不靠这个吃饭,学了干嘛呢,浪费时间!又譬如学书道,都什么时代了,用手机、电脑键盘敲字,又快又准确,拿着毛笔一笔一划,花那么长时间,还要临帖,真是无聊!

昨天,有位爸爸主动找我,分享近日来的一些心得。他说,家里经济条件挺好,什么都不缺,每年过年,心里却总是不太高兴,觉得生活无趣。但这些天通过学习,心态变了。开始能发现湖水的美了,开始能欣赏虫鸣鸟叫了。以前遇见下雨天,心里就很烦,但那天送孩子来玉泽园报到,见到汽车驶过,溅起的水花,忍不住和孩子说,你看,那水花真美!

我对这位爸爸说:真值得恭喜啊!——因为你心开了,懂得“学习”了!祝贺!

【文艺社、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今天是我在文艺社的第一天,很开心。这里很美,很漂亮,就是有点热。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我们开始了与夸父班同学一起的学习。

今天晚自习上,我们看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我觉得很震撼!

今天学了武术、蒙古舞、书道(我最爱武术)。晚自习还学了勾股定理,很神奇。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了很多课程,晚上还观看了“九三”文艺晚会。老师们上的课都很喜欢,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书道课,但是感觉有点听不懂,有点担心。但晚上借削笔的小刀时,老师跟我说他也是跟师学了三年才找到门道,何况是第一天,心瞬间放松了不少。

晚上看文艺表演,非常震撼,那一句句誓词,那一个个战士,一个个青年的精神面貌才是现在中国人该有的样子。

◎我没有住过校,除去在草原和天水的生活,只有几次夏令营是住宿的,是与同学们一起生活的。来到夸父班之前,我有给自己做心理准备,幻想要做的所有事、遇见的所有人;可第一天结束,回想我的所有情绪,还是有紧张、担心、焦虑……经常怕自己做不好,但做完发现,好像也可以接受。

第一天充实但不疲惫,感觉时间被拉长了,能做好多好多事。其中学习蒙族舞,印象深刻,动作挺好玩的。很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主课回顾了阅兵,晚上观看了文艺晚会,直观震撼。没有想到晚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演绎。当电台里播出那一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超级震撼(起了鸡皮疙瘩)。文艺也可以如此振奋人心,想到了鲁艺。也很感慨,中国一路走到今天的艰辛与不易,当下也该更加珍惜。

朝光明大道一路走下去!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上书道课的时候,提到了几个概念,“共业”与“别业”,“光明”与“无明”。老师问话,我想了回答:将“别业”融入“共业”,从“无明”变成“光明”,这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今早的侗歌,虽然大部分人都是首次接触,但唱的时候都会共同寻找一个共通的桥梁,大家的声音会往一处靠,这时自己心中的房屋院落就会让别人走近,每个人是找到一个平衡点,院落的灯光相互照亮,性质就改变了。

晚上看了文艺晚会,我突然懂了情到至深处最是感人。令我震撼的是革命战士拉爆炸弹的那一刻,战士的娘亲露出那副震惊、惶恐、苍凉、悲切,眼睛真是心灵的窗户,如此丰富,感天动地。看完之后,真心感动。

(慧安、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