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三”大阅兵掀起的巨浪,正在冲刷着人们固有的认知,让海内外华人以及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备受鼓舞。
“震撼、自豪、和平!”观看完阅兵仪式后,广州市侨联海外顾问、英国岭南文商总会执行主席薛方亮用三个词总结自己的体会,他认为阅兵仪式并非炫耀武力,而是彰显守护和平的决心。“人民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发展到如今的强大,来之不易,此举是向世界宣扬中国爱好和平、珍视和平、守护和平、共享和平的立场。”薛方亮说。
“祖国的发展让我们在海外有了更挺直的腰板,赢得了更多当地人的尊重。”瑞典广东华人协会会长钟键旅居北欧瑞典12年,“曾经,海外部分国家民众对中国了解甚少,甚至带着些许轻视;但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他们在与我们的交往中逐渐对我们多了几分敬佩。”他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没有国家强大,就没有小家幸福。”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广州市侨联顾问徐向英曾在日本留学生活多年,她对此有深刻认知,认为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国家兴亡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接触到的日本老师和普通民众大多对中国人民友好,同样向往和平、安全的生活,渴望过上好日子。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战争。”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刊登题为《北京期待:阅兵将连接战争记忆与力量展示》的文章,作者写道: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习近平指出:“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这一历史观连接着记忆与外交实践: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始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是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中国已累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此次阅兵不仅是致敬历史,也是一次政治宣言;不仅是缅怀之举,也是实力展示。
俄罗斯《观点报》发表署名文章,标题为《世界秩序首次以和平方式改变》。作者写道:
本周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和纪念大会不会立即改变我们周围的国际政治世界。但这也不是必要的,盛会本身凭借其规模和各成员协同工作的能力,展示了正在发生的宏大变革。我们无法一朝一夕看到全部成果,但我们将持续感受到积极影响。
时值“新中国”成立76周年,特别邀约各地学员携家人老少,来美丽的衡水湖畔,参加“十一”礼乐共学营,共同为新中国庆生。

◎10月1日国庆晚宴,为祖国庆生;
◎2025级奉元班新生第一次集结,共读《奉元立大始:毓老师札记选编》;
◎《大先生·传道人》项目第一次线下课,每日上午有田孝梨社长带领韵唱鼓乐,林明进老师导读《论语》;下午,王韦华校长主持研讨会,丁爱刚老师带领练拳和站桩;
◎专门为“大美青春营”设立的工作坊《占星与爱情》,由孙子玥老师带领;
◎邀请新疆京剧团的王新刚老师开设《京剧沙龙》,接续天水“孝亲营”的共学。(有兴趣的年轻人也欢迎参与)
◎文武兼修的工作坊课程丰富,选修灵活。
◎为随行的小朋友(12岁以下)开设了“少儿营”,适龄的孩子(12岁以上)可申请参加夸父班同学的晚自习,自主学习。



























主办方:冀州玉泽园非遗文化研习基地/北京大美生生
2025年9月5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