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昨天是同事们的“返校日”,尽管大美生生是一家文化机构,不是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但我们一年的工作节奏类似于有寒暑假的那份学校校历。
离开北京,常住冀州玉泽园,已有近三年半时间了;过去的这三年半,大美生生的伙伴们得到了显著的成长。故昨日上午,与提前到的几位同仁,一起回顾了这段成长经历,以及对个人未来三十年的展望。
对于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而言,“未来三十年”就是余生。“余生很长,何事慌张”,还是“余生将尽,知命配天”?——“闲适”与“从容”这两种生活态度之间,有些相似,又有大不同。几位同仁的分享都十分诚恳,一个小小的“我”,如何去成全他人,配合这个时代。凡夫亦能有菩萨行。
晚上,到的人多了,于是晚餐变成了读书会,每人分享天水之后短暂的假期里各自的经历和收获。除了学业,大家谈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有家人问:“何谓历史?”我回应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我”与众生。没有“我”,就没有真实的历史。没有“我”的中国史、世界史,只是可数字化的AI式的历史叙事,它是苍白的,无感的。惟有将“我”放在历史现场,历史才变得生动可触摸——尽管每个人的“我”是如此微不足道。
因此,尽管“我”有生有灭,但“我”此刻活着,弥足珍贵,特别值得感恩!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无数个断断续续的“我”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某种客观知识。在前几日的成都,与几位计算机工程师讨论AI的“成就”时,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当人们开始崇拜AI的“智慧”时,他们距离真实的人就越来越远了。AI的“智慧”是没有温度的,它只是一种超强的“算力”。
我赞叹DeepSeek的成就,但我不会依赖它写作与思考。因为AI永远不是“人”,它可以变成一个会制造新工具、并使用新工具的强大机器,但它不是“天地之心”,无法与鬼神交会,与阴阳合德。可叹啊!那么多智商高的朋友,陷入这个思维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实在可惜。
我年少时,虽然就读于南昌郊区的一所县级中学,但接触电脑很早,初中二年级就会编程,并获得过江西省中学生软件比赛二等奖。进入大学数学系,读的是数理逻辑专业,而这个专业的运用就是人工智能。记得在大三大四学习“图灵机”的同时,我更多的时间是用在打篮球、踢足球、画画、读书和写作。
那时候,我就确信:机器永远不可能替代人的生活。而许多人迷信科学工具的“绝对客观”,而不敢相信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对此,要有充分的警醒:在强大的科学工具背后,仍然有少数人在操控——他们是科学家、政客、金融资本家和一个极小圈子里的各界精英。而普罗大众,将被科学的名义奴役,这就是有人在制造“科学迷信”背后的真相。

昨日北京大阅兵,武装直升机垂下的红旗上三句话——“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其背后有深义。超越所有人类的意识形态,天地间有大义在:天地有感,众生有情,而万物化生,故唯有感人心,天下才能和平。
商业和科技,航母和导弹,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商业和科技,可以成为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辅助工具,但要警惕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反噬。试图用商业和科技主宰人类的,就是极少数的“藏镜人”,而这正是近五百年西方文明崛起最重要的动因之一。
时空变幻知本位,家国天下在修身。每个人都应当在你短暂的一生,找到你的“本位”,若你不在你的本位上,你一定是被动的、慌张的。孔子五十知天命,就是在无边无际的时空中,找到了他的“位”,从而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得大自在。主动的人生,一定是懂得随顺众生,随顺大事因缘的。
“我”,与家、国、天下从来是一体的。立志,始于这份大信。“立志成一个圣人、成一个贤人”,很容易异化为“成功学”;志于道,其实质就是“忘我”,如此,才能虚己游世。——何以为证?惟有深深海底行。






–《一辈子做学生:“论语接着讲”导读》
早上读史客郎先生的时评《今天,500年来,最大的历史转折》,很赞同文末他的表述: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战火、贫困、饥荒、苦难,孤儿寡妇绝望的眼神,假如亚欧大陆一团乱糟糟,我们自己最终也肯定难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必须让它稳定下来。
而且必须用最低的成本,今天做的事,其实就是用最低的成本,震慑宵小之徒,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中国的昭昭天命。
当这块大陆的一个个区块,通过各种合作,尤其是那种带有地缘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打通任督二脉,彻底连在一起,很难再有阻滞。
一旦整个亚欧非大陆慢慢地,不再动荡不安,进而实现内部整合,那美国的霸权也就到头了。
历史的车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一路向前。
今天9月3号,是史诗级的一天。
随后无数的机会之门,将因此敞开。

附一.【一位大同学的随笔——《大国盛典照见平凡微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历史与此刻
天安门城楼上,领导人与国际友人依次入场。那一刻,恍若时光倒流,我蓦地想起黑白影像中开国大典的激动人心。
历史仿佛重现,却分明又在坚定地向前奔涌。如今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礼乐庄严,较之往昔,更具大国气象与盛世风华。而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在重要时刻始终如一的凝聚与庄重。
仪式与共鸣
开场合唱团的青年们表情肃穆、青筋凸起,一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响起,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那一刻,我和千千万万人一样,成了这宏大叙事中的一部分;那一刻,没有什么比“我们是一体的”更能形容我的感受——中华儿女的热血在这一刻奔涌释放。我与女儿情不自禁起身,跟着旋律一同唱到最后一刻,曲终之后,余音仍久久回荡心间。


强大与担当
解说词慷慨激昂,军乐铿锵,士兵们眼神刚毅、步伐坚定。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鸡皮疙瘩泛起。
新型武器威武列阵,但于我而言,装备并非重点。真正撼动我的,是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那份与时俱进、不忘历史的魄力与底气。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三句话让我心潮澎湃。在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今天,我们这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古国,站在举世瞩目的场合,借先贤智慧向世界发出和平宣言,挑起大国的担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微光与庄重
这份对家国的深情,不仅激荡在阅兵场上的铿锵步伐中,也蕴藏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我常常会为身边的无名之辈感动:
旅途为人送板凳的老乡、公交车到站特意等你跑几步的师傅、看你拿不动行李主动上前帮忙的同乘人、包容让利的店主、认真负责的快递员……
这些平凡人自带的朴素、温良和职业精神,总让人在族群的归属与信赖中,想起那句深入人心的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所谓赤子之心,从不是高调标榜,而是每个普通人沉实温良地做好本职、守好本分。我们每个人做好了自己,这片土地才会在正向之力中越来越好。
个人与家国
聆听着主席的讲话,我甚至有些着急——多么希望他的每一个字都更有力地传得更远!而我,一个曾经怀揣军旅梦却未能如愿的人,在这一刻仿佛与在场每一位士兵同在。
“刘老庄连”等英烈队伍的旌旗迎风招展,后面是一列列的希望之师。天安门城楼上,与士兵一同敬礼的老兵眼中写满殷殷期待;放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空的和平鸽与气球,承载着先辈的守护与希冀,翩然远飞。
今天,我们为盛大阅兵心潮澎湃,也为身边每一个尽职尽责的普通人感动落泪。于大事大非中心向朗月,于大众大情中纯澈立身。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照亮一方。



附二.【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2则】
■ 01
今天的九三大阅兵,让我颇受震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夸父班千里徒步时,参观过抗日军政大学旧址,让我看到了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很不容易。在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挺身而出的健儿们,是用他们的生命与血肉锻造了今日之中国,我们何其有幸,生在中国,唯有珍惜!
泱泱中华,吾辈自强。
■ 02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各国领导都来观礼。当各个方阵列队走过,连许多中国人都震惊了,当看到一些本国人都不知道的“国之重器”和那些不用再飞第二遍的战机的亮相,才真实感受到,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东亚病夫了。
从开场时的抗日军歌到结束时8万只和平鸽飞向天空,仿佛这些年前辈们的努力,真实地在我们面前展开,特别震撼,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股为生而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油然而生,让全世界看到当年的中国不仅站起来了,还强起来了。
而这次阅兵的目地不是要在世界称王称霸,而是要让全世界目睹中国捍卫的历史真相,那是我们的来时路,它不能被忘记,也不允许篡改。天安门对面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先辈们看到如今祖国的繁荣也会十分高兴吧。缅怀先烈,感恩前辈。



如何在慧命上过生活?
■ 01
我们是谁?“道大”究竟在做什么?
(以文化之,走出自己的大学之道)
▼

■ 02
我愿意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慧命!
(欢迎更多愿意为自己负责的朋友们,来做“传道人”!)
识别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奉元班。
▼

■ 03
明四时,走四方!
(欢迎更多愿意为自己的慧命负责的青年朋友们!)
▼

本文图片来自慧安、雨麦及网络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