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昨天下午,因北京有雷阵雨,故飞机延误了四个多钟头,等昱元开车将我们接到三元桥,入住桔子酒店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半了。
将林老师安顿好,我独自在附近转了转,吃了一碗拉面。这一带,我很熟悉。2000年-2002年,海南出版社北京分公司在中旅大厦办公,同事们就住在这附近。2003年我创办立品图书,2004年从最初的办公地点搬到柳芳的新天第大厦(距离三元桥很近),直至今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雨后京城的夏夜,竟然有南方的气息,一条街上竟然也有好几家24小时开张的饭馆,送外卖的小哥仍然在忙碌。二十年多前的我,常坐在这条街的小店里与同事们饮酒,那时的我很热情,同时也很迷惘,压根儿想不到今天的我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回首过往,惟有感恩!
在飞机上,与邻座的林明进老师谈近年来的成长心得,尤其是对“礼乐”二字的体会。爱学习、会读书的人总是少数,但如何帮助普通人也能过“天人生活”,孔子指出的圣王之道竟是如此简易可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是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大学之道的具体实践。
受现代意识的影响,人们很容易落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的二分,尤其是“文革”之后,许多人包括老共产党员对美好的共产主义愿景有一种幻灭感,不再相信“公天下”的可能。其实,回到传统语境,“公天下”就是“平天下”,而“平天下”不是片面追求外在的“均贫富”,而是从内在的意识转化开始,从常常的“心里不平”,转到“随遇而安”、真正地平等待人,这件事情不必依靠暴力革命,也不必依靠某种制度保障,而只是你个人的“修身”功夫。
孔子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句话极高明,又极平常,是孔子切身的践行体会。它不是孔子不切实的人生理想,更不是对颜渊的道德要求,而是孔子本人的悟道之语。
听林明进老师讲课好多遍了,昨日上午在兰州西北书城再听林老师讲《论语》,又有新的感悟。譬如,除了对“中道”的论述,林老师谈到“治道观”与“公道观”:
治道观:商汤、文王、武王、周公,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从个人“修心”开始。——评:这就是“内圣”的功夫。
公道观:“公则说(悦)”。“修文德以来之”;“近者悦,远者来。”《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评:这就是“外王”的功夫。
我们为期两周的“道安礼乐生活节”,小小的尝试,不就是这样一种脚踏实地的践行么?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我们生活节一百多位“大美志愿者”,就是这样的豪杰之士,敢想敢干,敢于担当!这些豪杰之士若在各地,带动周遭逐渐将“礼乐生活”常态化,不就有了生生大美的局面么?
林明进老师花了七年时间整理的《论语接着讲》,是一部非常完备的“经学典要”,可以作为自学者的重要参考。或许由于林老师的叙述风格,不少同学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学术著作,从而望而生畏;我争取在近日,将这五卷书通读一遍,选编出一本类似《有主有体做大人》的缩减版电子文本,供大家线上共学使用。而对于奉元班同学以及将来“道安礼乐大学”的骨干,我可以和大家一起来共读,让大家更加自信,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我们是凡夫,但也可以行大人之道!祝福!
【补充说明:慧安老师提醒我,假期里要不要给孩子们布置暑期作业?我觉得不必。但如果家长愿意带动孩子一起学习的话,可以在家里准备一台打印机,将每天早上的学习日志打印出来,和孩子一起共读。孩子们若每天写日知录,也可以用txt格式发到我的邮箱。——但这不是规定动作,一定以“自愿”为原则。】
【夸父班同学日知录摘录】
◎上午是林明进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因为当跑腿的原因,大部分都没有听到。但有一段很感动,老师说他写《论语接着讲》写了7年,一直在雕琢,希望把它写好,所以瘦了,师母说:“这次书也写完了,也出版了,来大陆回去之后,不胖两斤就不让回家!”老师说他可以胖5斤,但老师又说:“可是感觉胖了这么不能白胖,有了补充,所以又想继续接着讲《大学》《中庸》。”因为他说自己现在已经70岁了,时间也不多了,要在仅剩的时光把这些好的经典整理出来留给后人⋯⋯
午饭后送完老师一行人,去了敦煌艺术馆。虽然没有去到莫高窟,但是把里面的石窟、壁画都看了,很震撼。古人用矿石磨成粉,上色。又用木头和稻草来雕琢佛像。颜色至今还保存得很好,哪怕有退化也都很好看。丹青色,暗黄色、深蓝色、朱红色,清新、漂亮,又不会浓郁、华丽。好神奇。
◎今天下午,坐着火车,穿过了多少的楼房、绿茵,又一次回到了北京。
天阴沉沉的,给这座新中国的首都覆盖上了一层老旧城区的感觉。不出意外的,没过多久,天上就下起了雨。
昨天下午跟妈妈看了一部电影,叫《浪浪山小妖怪》。跟《哪吒2》不同,并不是好莱坞背景下的正义打败邪恶、解救众生的英雄故事。只描绘出了几个底层小妖出于各种原因,走到一起,假扮了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的身份被揭穿,走投无路时才发现,就是以自己真实的身份,也可以去西天取经。为何要活在别人的故事下?
心灵鸡汤不多,也不像《哪吒二》那般有如此炫酷的特效,可以吸引一大波流量。但却很难得地终于突破了好莱坞的故事形式。
加油!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