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旅Day12 | 明年草原再会!

草原日志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文字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贞元、慧安、春燕


今天马队回到大本营,为期十二天的游牧生活顺利结束。骑行期间,孩子们和老师们都很尽力,而我最轻松,除了骑马和剪刀加浆糊整理日志,其他具体的事做得很少,因此有了充足的时间去重新看待我们的文化行动,并思考未来。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社会风气的好转,需懂得“时”变。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化的事要尊重文化的规律,不能一切都按照市场规则来办,当前经济上升压力大,恰恰大家有时间来关心精神生活和文化的事。

物质是有形的,精神是无形的;有形即有限,无形即无限,请问“有限”与“无限”,哪个大?因此,用物质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是无法撑开精神的维度的。“游于艺”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一以贯之,“艺”不能局限于小技。庄子的逍遥游,与孔颜之乐完全相通,而不是一味消极避世,时机到了就要兼济天下。

我们每年暑期组织孩子来草原骑行,这已经是第七次了。从即日起,我们开始接受2026年草原勇士营的预约报名【草原骑行具体时间:2026年7月11日至24日,招募对象为青少年,年龄在13岁至18岁。发放100个预约号,每个号100元(不退)】今年草原日志《开拓万古之心胸》结集出版后,将逐一快递给报名者,供参阅,然后您再慎重决定。

明年春节期间将正式发布勇士营活动信息,对预约报名者进行网上交流并确认,然后逐一发出缴费通知。并邀请大家于“五一”到冀州玉泽园基地见面交流,免费参加相关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帮助孩子进一步明确:草原之行是出于“我愿意”,为的是“做大人”

我们将于明年骑行结束时,在希拉穆仁研习基地举办为期两天的“那达慕”大会(2026年7月23日-24日),举行赛马、摔跤比赛,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届时欢迎勇士营的家长、亲朋来免费参加。

少年,当长养于天地间

为了帮助“道大”奉元班同学,真切体验何谓“奉元”(究天人之际,回到人类文明够大的开始),明年草原骑行活动増设一个成人组(限额15人),向奉元班同学开放(免学费。马匹费、食宿费等自理),也从即日起开始报名。

借南宋陈龙川《甲辰答朱元晦书》之文,改编如下四句偈,赠与此次骑行的同学道友:

风雨云雷并发至,推翻一世之智勇。

龙腾虎跃生草艺,开拓万古之心胸。

一起来认识2025年草原勇士营的轻骑兵!

▼(建议横屏观看)

附一.【草原勇士营日知录选编】

■ 01

今天预报要下雨,但早上除了阴冷潮湿之外,我什么都没感受到。直到大家赶着上马,雨滴落下,才有实感,也是终于在雨中策马奔腾了一回。虽然没走多久便折返回来,但回来时马儿开始大跑,说不爽是假的。虽然有点遗憾没能走更远,但也着实体验了雨中骑行。本以为会向着天色稍亮的一边一路奔驰过去,去到一块没有雨水的地方,等雨停再回到营地。可现在在帐篷中听着雨声,安然入睡或写日志,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在帐篷中小睡了一会,听着雨声,很安心。天色有些昏暗,一进帐篷便有些犯困。

刚刚雨停了十几分钟,得空去上个厕所,透透气,草原的乌云,真的很美啊。

前一阵小雨中小睡时,听到有同学在吹笛子,歌声悠扬婉转,美妙动听。经过一觉,有些发冷的身子也开始回暖。外面大雨飘,帐篷中温暖干燥。有这样的庇护,便是幸福。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 02

一时之间有些许恍惚,不敢相信十二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完了。

早上我们刚捂热马鞍——(也许还没热,因为时间真的很短,而且还下雨)教练便让我们全员调头,所有的马都不约而同地在雨中飞奔起来。我突然间觉得大跑时人是多么的自在与舒畅,那一刻我希望我能一直这么跑下去。因为下雨,我快速地下了马,回头瞥见雨中陪伴了我这么多天的马静静地站在那里,忍不住往回几步拍了拍它的头——那些之前对它的不耐烦和抱怨在一瞬间都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心里只剩下感恩和不舍。

一个奇妙的上午。一开始坐在帐篷里无所事事,后来不自觉地和室友开始聊天,感觉这十几天加在一起说的话都没有这个上午多,周围被雨声和隔壁帐篷的杂谈声包裹着,我们坐在这里,像一个小家。

我还是舍不得大草原和同学们的。这种转变连我自己都觉得神奇:刚来时我经常数着手指过日子,无比期待最后一天在草原的夜晚——如今这一天确确实实地来了,我却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兴奋,反而更珍惜最后的每一件事情,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它们似的。

但是我确信在这片天地间有过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并一直在。

■ 03

第二次在草原过生日。去年,是在从呼和浩特前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过的,云淡风轻,默默无闻。而今年,大草原给予我一场大雨作为生日的一场洗礼,缥缈的灰云和一大片雾蒙蒙、阴沉沉的天空。

晚上,许多朋友们到我的帐篷前唱歌、祝贺。感恩大家!谢谢。

来草原,真的收获颇多。宽广而美丽,天地万物皆大美,祝我13岁生日快乐。

■ 04

我今天的问题还是挺多的,在小参因一些原因,情绪没有控制好。

觉得很多事情很矛盾,我觉得我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别人明明没有说自己,但很多事情就总想到自身上)没法选择这是我该想的,还是不该想的,但老师说要团结(那我认为的团结是心向一处想,团结就是力量!)请问老师,那怎么做到有边界感还团结呢?或怎么让自己有边界感?(有觉察的)

这事挺苦恼的,请求老师指点,感恩!

我觉得不只要肯学肯问,就是好的!

草原艺术大学校长可爱的牟坚老师

■ 05

终于,草原近半月的生活将接近尾声。看到同学们互相签名,交换联系方式,心里满满都是感动。我们一起经历过风雨,也看到过彩虹,这一路相伴,将会成为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美好。

今日翻阅《中道今来——王老师讲易经》一书,读至“内圣外王”一章,略有体悟。许多人对“王道”有误解,它并非以自为尊,用力量宰制他人,那是“霸道”。而王,一定是以心服人,柔而化育。而能做到这一点,极需要的便是内在的“圣”。元亨利贞,正是圣人所修。当你真的“内圣外王”,便人人敬之,而自己也能不迷茫了。如我本次来草原,心中也有一部分是想体验、感受点“内圣外王”的感觉。而我虽未有些大成,却也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知。

“心中有天地,不为外物欺。”有这个愿望在我心头,一定可以一直顶天立地地活下去。

■ 06

昨天预报今明两天有雨,故而原地扎营按兵不动。果然,一早刚骑上马就风云变色,不一会儿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只能回到帐篷里休息避雨。

想起前年骑马的时候,也是突然天降暴雨,同学们只能挤在临时支起的篷布下面,大家交替压住篷布的四周结果每个人都被溅了一身泥水。那天,夸父班的同学们展示了南音和侗族大歌,在这样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大家的心仿佛也挤在一起,变得更加亲近。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群人可以活得如此乐观!第二天的日志里,黄老师提到《需》卦。“云上有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可以活得很自在。事实上外在总是在不断转换,考验在于我们如何去与之应和。如果晴天怕晒,雨天怕淋,这样的当然会活在无尽的内耗中,但如果能够搞定自己这颗心,随时把负面的判断翻转过来,就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不可思议。

下午小参的时候,听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想到延安抗大当年的气象,觉得中国未来真是有无限的希望,而且就在我们之中。自己真是特别幸运,在这年龄就能够与我们伟大的文明接上线。未来的学习中,更要将所学不断实践。不要辜负这样难得的机缘,不要辜负这样难得的使命。

自讨苦吃的”野人“生活

附二.【草原大本营日知录选编】

■ 01

今天是草原摄影营的倒数第二天,时间过得好快啊!一转眼的工夫,就要结营了。在这两周中,我得到许多收获。

“友谊”让我再也不是孤身一人,有了一群平时不太靠谱、关键时刻却非常能够鼓舞到人的组员,在公立学校也如白莲花一般纯洁的朋友,十分开心。

“成长”,终于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丝大概的想法。知道自己要为什么而努力,为什么而奋斗。她就像是一棵小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参天大树。

■ 02

距结营又近一步,这次不是说说而已,分离已经成为了明天就要做的事情,大家也都开始着手参与关于结营的活动。出于不希望自己留遗憾的缘故,最后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加入结营晚会的合唱节目。

所以结合今晚小参时老师提的问题“收获”,每天都在收获,深刻在我心里的实则是一种底气,不留遗憾的底气,这股力支撑我去挑战未知的天水研习营,也一定会长久的支持我走向更大的世界

再更具体些,是我一个阶段的实验品。实验很成功,我称这个阶段为独自在家生活的阶段,自己在家缺少社会性的经验,以至于有时独自走在大街上都有不适感,可见我从前对人群的恐慌到达了一定程度,来到草原我收获了对“社会化”的最大成功,真切地看到自己对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成熟,还有和师长越来越投机的交谈,做为我从这里的收获,这些必不可少。

就把这些收获通用到离现在最近的下一段旅程,在天水研习营的我也一定会被摄影营的收获所支持,我想哪怕到了法国,某天坐在里昂的河边,回想一直以来拼命勇敢的自己,闪出的回忆桥段也会是这些天。

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时间写日知录,但论收获其实整整十一天已经足矣。有时悄悄给我妈打电话,她说我现在状态特别好,包括和两位志愿者老师聊天,都有对我现状的肯定。每到这类总结时刻就会这样……如我们的餐前感恩一样,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感恩先生一路的陪伴与护持!

附三.【来自冀州小小夸父营的报道】

贞元老师邮件里写道:

今天部分小同学收到了家书,看信的场面很动人,眼泪,欢笑,自得,淡定……孩子们的直“感”如清泉般洗刷成人有些朦胧迟钝的感心。

下面是孩子们日知录选编:

■ 01

在日知录课上,老师问怎样才能在团队中和谐相处,我觉得要调整心态,对不同性格的人要有不同的度,在不同的心情中自由穿梭,这样做到和而不同。这是我这几天的心得。

■ 02

今天的云格外好看,不像下雨天的“黑云压城”,也不像晴天那样的“万里无云”。今天的云一层接一层,一会变成驰骋疆场的战马,一会变成一只顽皮的猫,一会儿又变成一条威风凛凛的龙。

■ 03

早晨走路时,看到鸟儿开心地飞着,鱼儿开心地游着,我也开心地走着。书道课我练习写作品,老师说我很好,于是直接写作品。我想,为什么人开心就什么都顺,不开心就什么都不顺呢?

■ 04

今天下午,吃了香香的瓜,正好照来一片阳光,我好开心。

这是为什么?请黄老师指教。

孩子们收到“家书”时的感动

■ 05

书道课,我们写作品时,我超紧张,写完发现挺好的。要相信自己。

今天老师说要发现别人的优点,那怎么发现别人的优点呢?请黄老师指教。

■ 06

有些事情稍微努力就会;有的事本来不会,但努力后就会了;而有的事情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我现在就遇到了这种问题,请黄老师帮我解开困惑。

尽心,为己之学

■ 07

今天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女尊男卑?女生一点也不柔弱,比男生还厉害,为什么?

【中霖回复:这只是你看到的社会现象的一部分,未必是这样。男人女人,人格平等,其性有别。新中国以后,女性得到极大的解放,到了今天,在家庭事务中,似乎女人不只是“半边天”了,女人比男人更强势。这有时代的背景。其实,大家都是凡夫,表面上看上去特别强势的人,她或他的内心更脆弱。因此,男人需要关怀,女人也需要同情。

■ 08

临近结营,大家都渐渐开始了各自的收整工作。回顾几日的学习,很受启发,亦在其中发现了更多的生机。在今天,我们更可以扎根、实践,过上朴素而充实的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可能当中,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并不断地走下去,并帮助更多的人。

小学生们有朝气啊!走到今天,我们更要学习他们生命的饱满,做什么事情都有兴致,都很认真。通过一个个新的生命,可以见证这个时代的美好,这个中国大有希望!

祝福小小少年,明年我们再见!

附录:这次草原骑行,除了我,还有五位老师随行,承担后勤和小组的日常指导工作,他们是牟坚老师、瑜雯老师、慧杰老师、清华老师和敏涛老师,非常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大本营负责后勤和日常生活指导的有贞常老师、春燕老师和刘玲老师。非常感恩大家!

下面是慧杰老师和瑜雯老师的小结,转载于此,供大家参阅:

附1.【慧杰老师的日知录】

人生是大草原 人人皆可是草艺的一份子!

时间过得真快!在草原上的“野人”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段日子,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每一帧都是那么的美好珍贵!

回想起刚开始领到这项任务,几乎没有太多考虑时间,直接就奔赴了大草原。发现有很多事情考虑很久很久才去做,反而被思想障碍住了。做才是真正的行,才是知行合一。

所有的忐忑不安,在不断地跟孩子们工作中慢慢体会到那个柔顺,顺着天道和自己的那份良知指引与孩子们工作,孩子们就能感觉到。每一天都清明地活在当下。我这次负责的是草原勇士营D组,上天对我也是不错的,遇见了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儿,他们天真烂漫、积极向上、自信笃定。近半个月的营没有一个退群的孩子,全员在线,都是杠杠的小勇士!

当然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记得那个满天繁星的夜晚,陪着那个想家哭鼻子的孩子;比如因为跟同学发生些争执,气得饭都没吃在一旁抹眼泪;比如面对着第一次做组长的孩子,不免心里会出现很多不安与焦虑,像极了第一次做老师的我,还有等等。当你陪着他们走过这人生的一道道坎儿,他们也就跨过去了,哭着哭着就长大了!痛苦中总是伴随着成长讯息,他们就是一对阴阳,在所谓不好的里面也会包含着好的。

每天跟孩子们的小参是最美好的时光,看着他们一张张天真无邪渴望长大的脸庞,诚不敢辜负,依着黄老师的每天学习日志与孩子们共参。期间还有幸请到了从台湾来的骑马教练——钱教练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而去鼓舞到孩子。小参时每每听着孩子们的分享,能感受到他们的心一点点地长大,每当这样的时候心里就无比欣慰!

只是陪着孩子走过这一程,与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彼此鼓舞,彼此成就!人生本该是大草原,人人皆可是活泼泼的草艺(草根艺术)一份子!孩子们以后的路还很长,祝福他们越来越好,感恩一起走过的这段日子,感恩天地之化育,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师长、道友们!

巾帼不让须眉!感恩各位老师及大美志愿者老师的辛苦付出!
(图一至图六依次为:牟坚老师、慧安老师、刘玲老师、慧杰老师、春燕老师、清华老师)

附2.【瑜雯老师的日知录】

凌晨四点十分,闹钟响,摁掉,回神,看来昨晚又美美地一觉到天亮。坐起来塞睡袋,再一晃神:不对呢,今天会在这个营地再待一天呢!为避开雨天,昨天马队赶了个长途,如今在二舅家驻扎着呢。神清气爽。

天地间,有股灵气,源源不断,生生不已。越是置身大自然,越有切身的体感。走出帐篷,水草肥美,延绵天边,晨曦宁静而柔顺,大气而性情。

近处,黄明雨老师的帐篷早就有了亮光,熠熠生辉;赶在他用心整理的学习日志出来之前,决定去草垛那边走走。三四十顶各色帐篷上蒙着细密的一层露水,安静地趴在广袤草坪上,跟帐篷里一个个沉睡的脸孔一般,本本分分地睡着;梦里可能有睡前的合唱旋律,有赛马的呐喊和欢呼,有短兵实战的专注激昂,也有对亲人的思念……

有同学在日知录里笃定道:黄老师,今天晚上我反复确认,我愿意为您分担,做您的同路人,虽然会以相同的面相。一想起来这句话我就跟着泪目;有同学抓住每一个感触勤奋记录下来:“真的真的,一切都在变好!这里会是我永远向往的地方!……现实的生活好像真的过于病态了,平日生活中我也像是行尸走肉般,魂不守舍。……每日骑马、上课、小参都充满干劲,或许真的是减法,才减出了我如此多的精力。……做立足于天地间的‘大人’,我将用一生去践行、去求索。……又一次明晰了自己生于世间、生于华夏的使命。”

这便是广阔的大草原,站在其中,通天达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无穷的化育力,无限的可能,如保赤子!这是我第四年来到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每年都那么向往,置身其中,心头会释放、还原,能给我重生的感觉;就是在草原,我能体会到老子所言:“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说一个人修德到很厚的时候,像婴儿/赤子一般的专注、全然、柔化、慈祥。来到草原的收获,我想可以用这句话概括之: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远处二舅起来装水,叮铃响声;景玲开始点火,鼓风机响起,炊烟袅袅,加了色拉油的小米粥泛起气泡;一众马教练着手着脚忙碌起来,赶马,上马鞍……二舅开的白色水车、少当家景飞开的红色行李大货车、教练赶马用的我一直没敢骑的“脚动”摩托车、卓红老师家的Jeep补给车、红白蓝地垫……熟悉而又深情的画面,又一次印在脑海里。

每年来一趟草原,过一段“迁徙”的游牧生活,有变有常,大化生生。每次离开草原,会想起他们,长期晒太阳而黝黑的皮肤,憨厚而又爽气的音容笑貌,默默保驾护航。我把自己的慧命放在服务上,因此看到如此大美的他们,很受滋养。草原是开阔的,他们日复一日又是最实在的。至大至实,至高至常。这并不长的两周,经年累月,寻常光阴,成了悠悠岁月,广袤天地,成了有情人世。

叮咚,手机显示收到一封邮件“草原日志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为建设‘草原艺术大学’做准备》”。烈风雷雨弗迷!世风日下,世局不景,人心惶惶,皆因太疏忽天道而致。这样大开大闔的时代,文化复兴,当文艺先行!文艺不是娱乐,要看懂如今普遍靡靡之音的娱乐乱象、谨小慎微的舆论风向。所谓的娱乐精神,是偏离了自然生命的、人为的一套,刻意造作,往往是落入两端的,或自我的,或虚荣的,致人沉迷或陷溺。会成长的人不需要娱乐。成长就是最大的娱乐,工作、休息无二致,日日新,每天都在成长。这些年我一直在“补成长这一课”,包括到草原生活,未尝不是补自己缺的大气、平实。

我们生于这样伟大的华夏时代,当一念振奋,要比,就比比精神吧!比比做事情里面的良心良德。“立于礼,成于乐。”草艺,有这头顶云天,脚踩大地的大草原课堂,由理敬自然入手,接续乌兰牧骑的精神,处处皆可生发,这成立本身就是极为饱满的成长过程。“备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一定能够兴发一代精神,常道长存。

我们都是乾坤的孩子,乾坤的孩子们,到草原来顶天立地吧!

顶天立地,做大人!


 2026年草原勇士营预报名通道 

父母报名表

少年报名表

奉元班报名表

 相关视频推荐 

今日,草原勇士们凯旋而归!
(为期两周的草原勇士营告一段落,明年我们再相会!)



我们是谁?“道大”究竟在做什么?

(以文化之,走出自己的大学之道)



 欢迎加入“道大”奉元班 

人人能自觉,风行化天下!
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慧命负责?
(欢迎年满18岁以上的朋友们,加入这所没有门槛的大学)



 欢迎加入”道安青少年文艺社“秋季班!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发现才华,
建立自信,
逐步走上“大学之道”。

(欢迎13-16岁热爱文艺,对艺术有追求的青少年)

啦啦啦,欢迎草原勇士们转场天水!

(因缘际会,我们一同重建“精神家园”!
第二届道安礼乐生活节开营在即,大美志愿者们奔赴天水,
已经陆续到达,开始美化环境,投身到前期准备工作!)


 感恩所有大美志愿者的辛苦付出!!

各位道友们,27日我们天水见喽~~



本文图片及视频来自
慧安、牟坚老师、冯刚老师、贞元、学荣、慧杰、红伟等大美行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