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次共学活动分别开设赵文耕老师的《甲骨文语文教学》,雷蒙老师的《书道——笔墨精神与祇礼神乐的实践探索》,两个课程均以单独课程的形式进行,分别为上、下午各2小时。鼓励家庭共学,三代同行(65岁及以上的老人免收学费); 欢迎新教育学校一起来学习,5人及以上同行报名共收10000元。


当代教育语境下,语文学习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课时占比提高至20%-22%,远超数学、英语学科,这一政策信号折射出国家培育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家长群体中,87.6%认同“语文学科决定全科理解力”(《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23),但面对具体实施路径时,72.3%的家庭陷入”认知清晰,操作混沌”的困局。
这种教育焦虑源于学科特性的深层矛盾。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既包含可量化的识字书写(掌握3500常用汉字的国家标准),更承载着不可见的文化基因解码功能。很多家长暴露出有病乱投医的无奈,纷纷将硬笔书法作为切入点,本质是受“可见即可控”的思维驱使——据书法培训行业数据显示,少儿硬笔课程报名量三年激增240%,但同期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监测显示,仅15%的学习者实现书写能力与阅读表达的正向关联。
个人感觉,适当的识字教育是改变语文教育困境的捷径。每个汉字都是打开传统文化的密钥。从甲骨文识字,可以打通识字,书写(书法练习),右脑记忆(图形),中国历史(历史典故),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说,甲骨文的学习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好事。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研发出一套36课时的甲骨文学习内容。希望有愿心有需要的家长们加入,参与学习。





■ 01
甲骨文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讲座模块(70分钟)
甲骨文概念解析(20分钟)
甲骨文发现历程与文字演化脉络
甲骨文构造特征: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
甲骨文中的神话密码(25分钟)
分析”龙””凤””帝”等字的原始意象
解读《山海经》与甲骨文的互证关系
语文教学方法论(25分钟)
汉字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意象的甲骨文溯源教学法
■ 02
甲骨文学习次第
讲座模块(80分钟)
认知次第理论(30分钟)
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植物→动物→天地→人文
“本源识字法”四阶模型详解
分类文字解析(50分钟)
自然类:林/森/川/岳的造字逻辑
工具类:鼎/爵/戈的器物溯源
人文类:礼/乐/孝的伦理构建
■ 03
甲骨文与经典解读
讲座模块(75分钟)
解经方法论(30分钟)
“以字解经”的学术传统与当代价值
文字学视角下的经典误读案例分析
实战解读(45分钟)
《大学》”明明德”的甲骨文本义解
“格物致知”中的”格”字本源探究
围绕”仁””义”等核心概念展开本源讨论
■ 04
甲骨文与书法入门
讲座模块(60分钟)
书字同源论(30分钟)
甲骨文笔法与小篆结构的承继关系
书法练习对文字理解的强化作用
身心双修论(30分钟)
篆书执笔法与气息调节的关系
书法临摹中的专注力训练方法
体验环节(80分钟)
小篆筑基训练(50分钟)
泰山碑单字精临(一乘一宣纸)
甲骨文与小篆结构对比分析
■ 05
甲骨文书法创作
创作指导(40分钟)
多体融合技法
甲骨文稚拙感与小篆线条的融合要点
经典金句的字体适配原则
形式设计思维
条幅/扇面/册页等形制的选择策略
朱墨搭配与界格设计的视觉效果
主题创作
自选《周易》《道德经》等典籍金句
完成三幅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
策展展示
布置微型书法展并撰写作品说明
开展”以书会友”互评交流活动

甲骨文,圣贤教育,书法练习,生命成长,一字一画甲骨文课程指导,家庭亲子学习甲骨文经验分享。


赵文耕 老师
全球甲骨文大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NFE元宇宙甲骨文资产第一人,文旅部认证高级书法师;
文耕学堂创始人,“一字一画甲骨文”主创老师,甲骨文和中国文化推广者;
甲骨文特色台历(2019,2020,2021)出品人;祖籍河北,自幼受国学熏习,熟悉儒家经典,尤其擅长书法。先后拜访多位国学老师门下,曾跟随国内知名哲学老师游历中国,遍访历史故地,梳理中国文脉传承。

■ 01
拿起笔墨纸张,让我更加体会到
人生之路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一笔一划之间
一指尖一呼吸的变化
都会引发一个字的生长,生命变化
从书法的
线、字、笔、章、墨、
到最终的心(法),
我们看似在书法文字,
其实更像是
沉浸于清明的时空
践行在沉静的的日常
一步一步的朝向
内心的声音
一笔一划的生发
我们真实的力道与功夫
■ 02
(一个孩子的反馈)
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课程内容很有意思。



笔墨精神,就是人格化的天地;就是一股精神气周游六虚的人格显象;就是每个人,在自然万象和世态人文的变易中,聚生脱化的神光,是时化时新的文明曙光的深深焦聚。所有的人文,都开化自不可思议的自然之变。
认天道无形影凭万物作证,
参造化非高远唯一理在心。
这样对待“笔墨精神”,则“文事”即是“正事”,“文心”即是“天地之心”,“文理”即是“天理”。“文化”系于“一口先天祖炁”。这股文精世气,是宋、明之文,还是晋、唐之文,或是秦汉之文、三代之文,还是洪荒大化之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性势不可逆,历史终将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淘金执象。这一管笔将不仅是折照时代生命的镜鉴,也一定会回归到文字初创之时,与沟通天地的岩符、陶文、甲骨文等等中国文字一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开天一画。

书之炁,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笔墨的对待观,不是视觉艺术的经营之法,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齐发的造物之为,是扶动虚舟的在在神明,是象外存身的观化澄怀,抚天拂地,势象通神。
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修礼地祇,谒款天神。

道安易俗社不遗余力地推动和催生中华文明化育下的新礼乐生活。其中的用心之道,与书道是一味的。象外之礼,希声之乐,是书道之为。王林海老师开出诚明书道,以中国人的法眼遍观世界文明,是中华文明承担、转化人类共业路途上的一段深雅的桥路风光。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进退共荣,亦当同于道安大师中国化佛教的萍末之风,开出世界文明归于中道的坦途。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文不能文,质不能质,是失道离德久矣。所以我们的共学,是实践中的探索,切磋琢磨,默会人天相感,万象回应,以为明证。


内容说明:
以《书道——笔墨精神与祇礼神乐的实践探索》为名,重点有二。
其一,拿起一管笔,以笔墨书写为手段,心手相师,自娱、寄情、畅神、尽道。同时以参究人类文明、艺术的心性发扬,和中国文字书写的心迹,以人类艺术为格物之方便,使六门的感格取舍与心地功夫渐趋无碍。
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大家借由书道的修习,对各地易俗社等共学团体的礼乐生活,展开延伸式的探索。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祖先、圣贤和天地的精神连接,是礼乐生活的重要部分。这种精神性的代际相续,也正是教育一事的精神内涵。“势大象,通神明”“神乎神,与神为徒”不是传说和迷信,是精气神的切实,是长在身上的扎实功夫。









雷蒙 老师
山西太原人,祖籍平遥。求学于辛庄师范师资班第四期;受教于诚明内学院王林海、杨春薇先生,修习书道;随道家太乙门刘建文道医修习周天灸法,旁参眼门。现任道安易俗社司祭,道安堂、夸父班书道课讲师。得幸与同学们同受教于诸先生!

时间:2025年6月2日-6月7日(为期6天)
地点:冀州玉泽园







– 以个人名义报名,学费2000元/人; 鼓励新教育学校来学习,5人及以上只需10000元;
– 原“三一项目”同学们、大美志愿者、奉元班同学们,可免费参加;
– 带老人一同参加,老人免学费(65岁及以上);
– 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有意报名者请填写以下报名表,收到报名信息后,联系人会添加您的微信,以进一步完成报名。

咨询联系人: 雨麦
微信号:13931151456(手机号同)

报名完成以缴费成功为准。
主办者:大美生生
本文照片来自
雷蒙老师及冀州礼乐共学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