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智慧的天窗

学习日志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昨天一早,红学兄领队,韦华校长、丁爱刚老师一行十八人(含八位女士),绕衡水湖徒步一圈,用时六个钟头,走完34公里,为即将到来的成人千里徒步作准备。晚上座谈,见个个精神抖擞,很赞叹!

走路是再简单不过的运动,但也要学会用心,而不只是用蛮力、靠所谓的意志力去征服。5月23日(周五),夸父班从帝尧故里临汾出发;第二天即24日(周六),两支成人队伍,分别从河南淮阳和贵州遵义动身,经过四周徒步,于6月20日(周五),在天水伏羲庙会师。

此次“朝圣之旅”,得到这么多家长、成人朋友的响应,很欢喜!“内圣”是走出来的。佛陀贵为王子,天赋异禀,也要到处行脚,五十三参。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55岁-68岁),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完成了生命的升华。这都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学长!

人生如旅,人生如寄【注:寄者,托也,寓也】,须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华夏文明,从伏羲以降,充分肯定人的自觉,就没有走宗教立国的路,故我们的“朝圣之旅”,是“内在朝圣之旅”,不同于宗教里的顶礼膜拜、迷信权威。人生之路,顺天应人,一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喜悦。

从下午到晚上,与夸父班十几位家长分别面谈,大家职业背景不同、成长轨迹不同,却因为孩子的缘分相遇相知,这也是一份道缘。夸父班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个特殊的共学团体;看似是为了支持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其实是藉此启发和带动家长以及更大的社会群体,不再盲目外求,而回到生命本身。本立而道生,这个“道”本是无形的,要靠人走出来,乃天人的足迹。而父母们与孩子一起上道,成为相知一生的道友,是多么令人鼓舞的画面!

青少年“叛逆”,不值得鼓励,但也不是坏事。透过孩子叛逆的行为,可以看到他寻求自由、独立的渴望。我自己上大学之后,也曾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迷茫期(从18岁-30岁),所以完全能理解陷入精神迷惘期的痛苦。如何从心灵的迷雾中走出来?仅靠他人的慰藉和心理学的救助是不够的,还是要靠自己超拔猛醒。“正命”这件事,无法依赖他人。

王钧钊老师提醒道,世道艰难,是因为总有人在算计人、利用人、伤害人,譬如有人热衷于研究《孙子兵法》《鬼谷子》《长短经》(又称《反经》)【注:此乃“诡道”三经】,因此必须打开智慧的天窗。着迷于诡道,总想立于不败之地,非正道也;惟有回到天道【注:“天道”三经为《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才能上通下达,吉无不利。

再作偈子一首,为参加千里徒步的勇士们助威:

山高万仞登一步,击水中流只等闲。

岁月蹉跎空悲切,纵横千里是少年。

【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摘】

​◎下午湖边的英歌舞课,和大家一起重学了一遍七星槌,只是这次学了左边。阳光与风恰是正好,很舒服。先练了分解动作,英歌舞也是要有定力的,大开大阖向前冲,也要定在本心,守正。

快下课时,来了一群路人围观,看我们打英歌,有些人笑容满面,有些人则是好奇的目光,听了旁边人的解释,眼中又满是赞赏,看来大家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是有感觉的。

◎今天主课,谈到关于“劳动节”、“国庆日”,借这个五一节假日之“机”,来辨明何谓“节日”。日志中谈到这些现代节日,其本义都不是去消费、度假,而是在这忙碌的生活中,有一个停歇和纪念,但却被商家当成一个商业时机,用来刺激消费。节假日难道就等于度假、旅游、游乐、狂欢、消费吗?——需要重新为“节日”正名。如此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辨明,而不是一辈子糊里糊涂、随波逐流地过活;透过主流的集体意识,清醒地去看这个世界,过自己真正喜欢的健康的生活。

晚上,依旧有学习沙龙。今天是由昱元老师来教我们“快乐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去调和自己的情绪,化解身上的不舒服,将能量打通。过程中,做着做着,十分放松,人不觉就睡着了,身体在这过程中就被打通了,很神奇,就如同通过手,这个管道,去接通了天地之气。沙龙时,不断有同学提问,老师一一回应。先觉觉后觉,教学相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了。”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