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随笔2024年4月29日星期一
这一周,正逢“五一”长假,玉泽园又迎来不少年龄不一的新同学,参与到不同主题的共学当中。中国的圣人孔子,以学为教,以身作则,鼓励大家充分调动天赋的良知、良能,故能尽其性,活出生命本身的丰富,不亦悦乎,不亦大美乎!
人之初,都是好学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很有求知欲,可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对“学习”这件事情开始有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尤其在主流教育陷入困境的今天。
早上打开邮箱,又收到各地同学的邮件,记录着她们各自成长的心得:
◎这几天读日志、看《心灵奇旅》的电影,许多问题扪心自问:“现在的生活是你这辈子想过的吗?”——是的,且行且珍惜,无悔选择。“如果你曾经看过,那么这次的观感与之前有何不同?”——更多的感动和心应,也有一丝丝的害怕,“混沌”被凿开五根之后便死了的警醒。“整部影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当主人公实现他的爵士乐梦想,怅然若失地说“应该有所不同的”,心中的偶像与他分享小鱼生处海洋,却不断努力的游向远方寻找海洋的故事,现实版的自己呀!喜欢22号灵魂入世时赤子般的喜悦,喜欢吃披萨、喜欢走路、喜欢看天空、喜欢与主人公朋友和学生对向往梦想的聊天,不急于奔向目标,那只是正常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对尽性而活,有了一点不一样的感受。“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那就是他的目的,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做。踏上内在的精神之旅,与自性之光结合,以我们的一切热诚、智慧、勇气和决心来转化自己。”
“当初你主动选择投胎入世,现在却觉得有许多不如意,或者不开心,想想你的‘卡点’到底在哪里?”——生命泉《内在小孩》六天的课程,冥冥之中的安排,从另一个视角经验集体意识对自己刻录的强大,有儿时祖辈、父母意识及时代印记的刻录,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和价值观,为人处事的判断标准和分别,卡点最深的是家庭暴力带给自己的恐惧在身体留存的固著,逐渐养成自己无力想快速逃离和做决定的心,也让自己活成了暴力的反面——“愤怒的战士”,情感无法通畅的流动和表达,粗暴要求凡事都必须按自己想法实现,将内心投射外在,获取价值和安全感,使身边的亲人朋友,陷入“我”的欲火燃烧之中,压力无比……
电影中有一句话“迷失的灵魂被某种使他们脱离生活的事物所困扰”,所有的这些卡点,都是自我意识潜在摧毁的游戏,如何中肯地看待自己,帮助“我”在天地之间找个合适的“位”,就是此生全部的课题。
“现在有这个机会让你的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如何展开?”正在思考如何回答,昱元老师问我,如果人不学会成长,生命会送给你三个礼物是什么呢?贫穷、疾病和屈辱。回想自己上下求索之路既曲折又幸运,向道而行,从不断寻找外在的大师,心时而高飞,时而低飞,荆棘遍身,层层剥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极至是大始,对恒常不变的“自性”要有根本自信,善终善始,始于圆满具足,郑重地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不好高骛远,清明的、谦卑的做好当下每一件小事,放下强大的大脑,直面自己的习性,一点一点的,用一辈子践行并改正错误。生活大美,感应道交,放松虚己,“乘马莫班如”,念兹在兹,德明久照,时化序成。祝福重生,在路上!
◎冀州之行多天已经过去了,现在回想冀州之行真的感觉弥足珍贵,依然清晰坚定。出发之前我怀揣着疑虑,也抱持一份学习的心态,也更想看一下各地的兄弟姐妹都怎样了?更多的也希望自己的问题获得一份答案。但是经过三天的学习,我已经在众多的同学当中以及黄老师、姚老师身上获得了一份答案。
第一点是当我看到群体的时候,我知道迷茫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大家的瓶颈期都很明显。
第二点是我急于想去和更多体制内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去工作。我看到了,这是我的贪心呀。做好当下能做到的点滴,把自己手中的公益少年行做稳,这一百多个少年本就是体制内的孩子,我深化感染了他们多少?所以不需要求快,是为了不让自己陷进洪流。待时机到了,自然就成了。
第三点,是关于自己。倘若重新活一次,要怎么过?这个蜕变与重生的问题一点出来,我就眼泪哗哗流~当时的我陷入到深深的感动中~其实现在想来是有自己在过往的生命中“未完成的部分的”。我也觉得自己的这一点很好,就是会去整理自己生命的痕迹和故事,把一件件未完成的去完成,不消磨不内耗。然后就获得自我生命的轻盈和清晰,也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在其他事物、关系上啰嗦。——第三天讨论时再问时我答道——“传道者”。
回到家,我开始重新定义“我”的工作。我不能像众多已经很优秀的妈妈那样:只教孩子学会自洽学会给自己松弛感学会有生活的小确幸。
我心愿孩子:一生要往大处立命、高处立品、远处立心!
若是人人都总是抱着一份“小确幸”,会让原本根性就弱的文化体质,愈来愈小,愈来愈弱,弱到习惯的贪个小便宜。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现实人生当中,处处有小而美的幸福,知足常乐,不亦乐哉!毕竟这也是一份很好的安抚方式疗愈手段。可是过度失焦,这也会成为问题。比如,遇难则逃,轻视生命,吃不得苦等等。所以,我遇上的孩子,志要大,愿要远。
好好做成一个人。黄老师也在演讲时总提到,我们要先成人。好好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好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三天的论坛,每天都以小组讨论、互参的方式进行,让每个人的交流与思考都更加切身。其中第一天有一个问题是说出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难,思考一番,我想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一直有心愿去做一个儿童之家,但会考虑各种现实层面的问题而瞻前顾后,迟迟没有行动。
听大家分享,基本也都是自己教育事业上遇到的一些现实困难。这些问题好似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网一般,让人动弹不得。老师的一番话,一语点醒梦中人:看似各不相同的种种困难,都是种种现象,还不是本质/根本问题。
最根本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障碍了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来自自我意识的限制。看见妄心,放下妄心,真心才会显现!这一点就要像幼儿学习,随时归零,全然投入贴紧生命的成长之中。
三天的共学,对自己和要做的事情升起更大的信心,同时身心也得到松绑,打开了一些思路。放开了活,你要怎么过?怎么活?不要假设,更不是愿景,而是此时此刻就可以去做。真正去做,成长自己和帮助他人不需要任何条件。
老师最后的三点建议,作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
一、内学要充分(学习若跟不上,就被事情牵着走了)
二、把家照顾好(家里关系要捋顺,从自己开始,因为你是先觉者,成为大人,“正” 不正!)
三、带领社会风气的转化(把教育大化无形,呈现群性之美)
既然来了,就主动投入到历史洪流之中!感谢老师及同修!
◎一早看到邮件的标题《华文五洲首,夏化一统流》,眼前一亮。打开再看,《奉元立大始》——毓老一生悟道、证道的心血,在老天爷的安排下,流到了我们这里,并将尽己所能传下去!眼泪刷的下来了!苍天有眼,天命所归。感恩不尽!动力无穷。道安天下,人人有责。吾辈豪杰,当终日乾乾。
相比较镇华老师的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毓老的文字,如雷贯耳,刚劲有力。几十年前已洞悉“看世事之不平,良民之蹂于特权之下”,“世变益剧,人道日昏,时势滋乱,祸患更迭,生民饥非唯食也,饥其所失渴望其应得,无以负其苦”,“知战争之不能解决问题”,乃自号天德(天有好生之德)侍者以自惕,以养长万物为己任,号奉元老人以自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每日滋养其中,受此惠泽,感恩不尽!
【明天人之故,究造化之原,彰道德之广崇,通治乱之条贯。】
【道济天下,周万物,济天下不难也。】
【终日乾乾】“内圣仁也,外王义也,仁义表里为用,合内外之道也。内曰养性,外曰尊生,空诸依傍,自诚自明,己立己达,游乎广天厚地之间,勇于自任,为人类(世界)文化开新生命,岂为自救而已哉。”
【人文生活之培育,伦常亲情之敦笃,导趋正信,传承致中和位育同参之道统,弘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之华夏文明,躬践四忧,而奠“人类”和平福祉于永禩。】
“国际学生礼乐共学营”应运而生,真好!“让我们都成为和平勇士,致力于天下和平”!
“良知本有,只要是人类的一分子,无论性别、肤色、民族、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都可以心灵相通。”
【以文化之,率众以正】【文明互鉴,美美与共】
何谓“文化”?首先是彼此尊重,相互学习。
何谓“文明”?就是不同而和,和睦共处,而不是相互贬低、相互伤害。
(想起了周总理,回答得真好!)
两周后的今天,已经带孩子们走上第七次千里徒步的征程了,故今日主课,请杜嚣老师给大家讲讲“大学步法”。尽管杜老师用的是物理学语言,但重点在于提醒大家要重视无形的生命体——“气”、“神”、“光”。
如何才能做到“慧光生”?需以诚入道,身体力行。少些妄想,以清净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人人皆为天人,人人心里都住着九天贞明大圣。——对此有确信,人生的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毓老师札记》之《述志篇》选摘】:
◎百千万劫全遭遇,我今(曾)见闻身受试。无尚(上)甚深微妙法,愿解人生真实义。【注:武则天写的《金刚经开经偈》原文为: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你们忽略了我的失败经验,那不是金钱可能买到的,完全是血淋淋的教训。历史的背景,时代的环境,自身的肤受(体悟),更加上无情的七十年岁月折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念兹在兹的劲,先我的没看到,后我的没赶上。同时的人疲于自救,何暇其他?!闻之者,追根;见之者,不放;身之者,真干。谁有这股傻劲,年过七十还没醒悟。誉之曰能,毁之曰昏。一笑!
丁巳新正廿九日晨四时廿三分西三月十八日
◎自述:德不足以服众,识不足以输策,智不足以应变,量不足以容异,胆不足以临危。【评:毓老尚且如此要求自己,吾辈怎能不汗颜?】
◎鋆积七十年之乱世浮沉,身遭万苦千艰,未之有得,如何求之,何以求之?
◎当我体认过的七十岁里,每刻都是我生命中最愉快的时光,守旧的诅咒,新的颂赞,何损益于时X?【注:注明X处为字迹不清。】因为他剎剎生新,永无重复的日子。当我每讲同一功课时,每次都不一样,新义泉涌。因为我的思想理智跃进不已,这可能就是使我生气勃勃的源因,我对每样事都热衷异常。但唯一使我生气的事,就是有些人扰乱我的宁静。我宁愿和谐见狗儿在一起,也不愿和讨厌的人相处。【评:由此可见毓老的真性情。】
六十六年一月卅一日晚九时廿五分
(中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