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简书院致道大(辛庄)学员的信

德道天孚佑,中道归原乡

写给从未见过,恍若熟悉的辛庄同学们:

2014 年清明,老师第一次去北京辛庄师范讲学,讲题《活出人的味道》、以三十六卦象导览《易经》的中道。

老师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实践“有主有体,活的感心”,此“主体”,即中道,有了主体,才能善用所能(理性、感性),回到本分。三十多年的书院生活,深入中外传统哲学、宗教、教育、建筑、书画、茶道、音乐、经典、古籍、武术,王镇华老师有着跨领域的文化视界。满怀希望,想把中道带回原乡,让这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萌芽。

耆老之年,老师与师母往返两岸讲学多次。王老师在每场学术研讨会、音乐年会皆引起学者、教育单位高度重视与肯定,陆续受邀至中国各地讲课,开启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王镇华老师也是在开放前,第一个去大陆田野纪录古建筑的学者,他希望纪录下这些建筑当时苍劲古朴的样貌。中央音乐学院专门研究民歌的李文珍老师数度提起,王老师在1988 西安音乐年会讲的内容闻所未闻,精彩深刻,现场震动。大家围着老师不肯散去,对老师演讲中提到的《易经》充满向往。

建筑设计出身的王镇华老师,每一份讲义都是他领悟凝聚的精华,行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为了准确传递,排版精准要求,都是无数次与书院助理鸿群往复修改,亲自印好才带去,厚厚一迭讲义重量惊人,每一趟中国行都不容易。

2020到2021年老师跟师母先后离开了我们,来不及消化悲伤,我们仓促接下德简书院文教基金会的棒子,在2020年8月先出版了纪念老师的小册《纪念文集》;9月出版了王镇华老师费心一年准备的《中道今来——书院三十周年纪念文集》;2022年12月,历经无数的眼泪与挣扎讨论,终于出版了纪念老师、师母的《信步回家》。

老师倾其一生的易经套书《中道今来》是在黄淑贞老师的统筹下,于2024年1月初问世。王镇华老师认为《易经》是天底下最明朗的一本书,简明深刻。这套书起源于 2014 年到 2015 年老师在奉元书院讲《易经》三十五堂课的逐字稿,黄淑贞老师花了三四年时间整理校对,再带领我们编辑团队汇整讨论又三年,才完成这套书。全套四册收录了奉元易经课的讲义、三十五堂课逐字稿以及王镇华老师有关《易经》的重要论文。王老师用中道“心台文-主体位”的体系将易经六十四卦归位,还记得他整合完后,曾激动地说这样的归位体系,他是第一人!

在推广《中道今来》易经套书的过程中,感谢大家的捐款与各种形式的支持,协助我们度过重重难关,支撑书院以出版形式继续走下去。

王镇华老师“用一辈子喝稀粥的精神”创办了德简书院

疫情过后,世界经济萎靡不安,我们愿把辛庄师范前往德简书院录制的《易经的中道》及老师在辛庄讲课实录《中道今来》的视频免费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认识老师、了解中道,从而受益。(注:王镇华老师《易经的中道》及《中道今来》的教学片已在“道大官网”daoanliyue.com 免费分享,欢迎朋友们前往官网参与线上共学)

书院长年协助老师工作的鸿群回忆,老师早上工作前经常会整理他的梦。中风前的某一天,老师梦到他爬上一颗很高的树,一直爬一直爬,爬到了树顶最高处。树的枝干非常柔软,慢慢弯曲、非常温柔的,将他放到地上站好。

王镇华老师一直很喜欢他在师院水池边于天地祭拜后,跟同学讲礼的那张照片。中风后,老师请我们把这张照片放大印出来,摆在他眼前。中风后的王老师说:“像Mat(王老师的看护)这样简简单单活着就很好。”随手一指书桌周遭的书、文件,“都可以丢掉。”

感恩王镇华老师

爬上,最高的大树。

如今,已温柔落地。

老师的课就是他的生命体证,始终贯穿他梦里的心意。

辛庄同学们的捐款与关心,是我们特别珍贵的一份力量,你们一直在老师与我们心中,谢谢大家陪伴,愿我们一起努力,继续走在文化的道路上。

祈愿平安

   

德简书院 

王采元 王学梅 李鸿群 敬上

温馨提示:
王镇华老师《易经的中道》及《中道今来》教学片,
登录道大官网(daoanliyue.com)即可免费学习,
(具体路径:道大官网-重建天人之学-线上共学-大美生生教学片)

台版《中道今来》的团购方法

王镇华老师《中道今来》系列台版书

注:有意购买王镇华老师《中道今来》系列台湾正版书籍者,可联络志愿者红伟老师,她已经帮助不少朋友们团购了本书;台版书籍相对来讲定价更高、运输周期更长,跟大家平日网购图书的预期会有不同,详情请自行咨询。 感恩!祝福!

红伟 13583103840 (同微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