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书院与草原高中

青山书院

草原日志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昨天一早,不到五点半,大巴从玉泽园启程,一路北上,奔向内蒙希拉穆仁草原。

到了呼和浩特高速出口,我下车,瑞芳老师接我去当地青山书院参观,今天上午与该校的老师、家长座谈,然后再去草原。而在希拉穆仁草原大本营,慧安老师和志愿者们已经提前到达,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青山书院是一所受华德福启迪的小微学校,在呼市郊区,创办已有八年了,起起伏伏,依然顽强地活着——对此,我十分感动!由于每年带孩子来内蒙草原骑马,与青山书院的大多数老师,都在不同场合见过,但来学校访问,这是第一次。

早就听说过,他们的学校在一个幽静的村子里,有很大的院子,有果树,很阴凉,很美,身临其境,果然是一个适合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由于近期雨水多,院子里植物野蛮生长,郁郁葱葱,更显得朴素而又充满生机。

稍后,与学校的教师团队共进晚餐,一同交流。老师们好几位在高校和体制内学校供职,但愿意投入大量精力来陪孩子们成长——各地华德福学校的创办大多都有这个共性,家庭互助办学,而不隶属于任何个人和企业。这一点,十分可贵!

牟坚老师在书院四年级孩子建的房子跟前
书院的菜地
孩子们做的衣服
孩子们期末展示的作品
期末展示的主课本

近期,一直在参“延安鲁艺”这个话头。在炮火连天的岁月,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在延河边上,创办“抗大”和“鲁艺”,那么有活力,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秘密在哪里?

我想,第一个关键字是“时”。第二个关键字是“大”。

时势造英雄,国难当头,有识之士从四面八方,主动奔赴延安,是要解决那个时代的“当务之急”——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用我们的血肉铸成保卫华夏文明的长城。如果没有共产党人的倡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战的广泛的统一战线,那么,我们今天很可能就如孔子所说的——“吾其被发左衽矣。”不仅是当亡国奴,而且华夏文明都要断送了。

请注意孔子的视角。孔子那个时代,以及孔子之后长久的中国历史上,没有今天“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现代意识形态。孔子是鲁国人,但并没有将“鲁国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他的政治主张,而是心系天下,关切天下文明的前途。管仲算不上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仁者,但因为他的历史功绩,保卫了“华夏”,故孔子给予他高度评价。

其实,从晚清曾国藩、张之洞等士大夫开始,我们开始主动学习西方,“胡服骑射”,“全盘西化”,引进西方的科技文明和制度文明。“大破”,目的是为了“大立”,尽管几代前辈,无论是晚清的士大夫、国民党人、共产党人,他们的意识形态立场不同,但“民族复兴”是他们共同的愿力,因此,前赴后继,奋发图强,赶英超美,一直走到今天。

那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或者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已经处于世界前茅的当今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针对这个“时”,关切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那么当然就如“抗大”、“鲁艺”的前辈们一样,可以活得生机盎然了。

这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的幻想,而是非常现实的。如果整整一代青年、青少年精神萎靡,信仰迷失,那么这个国家是不是十分危险?

我们再来参参“大”这个字。何谓“大”?不是办学规模有多大,资金投入有多大,而是——“与道同者,曰大。”事情做对了,一定是简单的,因为我们是顺势而为。《易传》里面有多处感叹“时”之大义,现罗列如下:

《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时之大,莫过于天时;个人的命运,背后有天命的消息。

《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化育人,要大而化之,千万不要活小了。心量小,就容易抑郁,容易生病。

《屯卦》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新生儿,小微学校,尽管有危险,但生机勃勃,大亨贞。

《泰卦》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青山书院的老师很注重内修,非常难得!内圣而外王,学佛,不能学成唯心主义,而应合乎外内之道。

《大有卦》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人人都是天之子,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敢信自己的大!

《豫卦》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顺时而变,人活着就是要来解决问题的。若我们心里装着中国最大的难题,直面它,这就叫做“顺时”。

《随卦》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天下都随“时”,你还不随?当然就跌跌撞撞,活得很辛苦了。

《临卦》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人道法天道,一定是喜悦而顺畅的。

《无妄卦》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天命不佑,行矣哉?”——惟有活出天命,才是大亨通。

《大蓄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蓄养精神,日新其德,富有之大业也!

《颐卦》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教育是养人的,而不是难为人的。一个“养”字,就把教育的核心说尽了。

《大过卦》彖曰:“大过,大者过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贪大求全,是追求外在的大,德行不够,很危险。

《坎卦》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险之时用大矣哉。”——危机里面有生机,一味求安稳,反而得不到。

《遯卦》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遯之时义大矣哉。”——要懂进退,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大人也。

《大壮卦》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正大不正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睽卦》彖曰:“睽。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众目睽睽,有目共睹,这才是正大光明。这个时候,当仁不让,就不闪躲了。

《蹇卦》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再难的事,只有真去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找到简易之道。否则,越想越难。

《解卦》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再难的事,也一定有解。对此,要有大信。

《姤卦》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机遇,机缘,都不可思议,要珍惜,善待所有人。

《革卦》彖曰:“革,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顺天应人,这是真文明。

《丰卦》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生命的丰富,要活出来,不在外求,而是内在的通达。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

《旅卦》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人生一路都是好风景,要懂得欣赏。

《兑卦》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兑之大,民劝矣哉。”——能做到使民忘其劳,惟有王道行焉。

正好一位家长朋友发来邮件,提到一个问题。他的来信原文如下:

王镇华老师《有主有体做大人》第一部分《向孩子学习“真正的希望”(蒙特梭利幼教思想)》中提到:“人格的萎缩——我们越是接近中年生活,就越是成功地巩固了我们个人的观点和社会地位,就好像越是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正确的理想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永恒有效的,终生不渝地坚守着它们,并把这当作一种美德。我们完全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为社会所赞赏的那些成就是以人格的萎缩为代价而获得的。

联想起2025年3月26日我写的一篇日志:“回忆儿时对世界的种种感受,那么简单,却又那么美好。追求了半生,兜兜转转,内心不断蒙尘,反而失去了感受美好的能力。原来人生不是寻找一件一件珍宝的过程,而是将原本就有的珍宝一件一件丢弃的过程。

我想叨扰您的问题是:“社会所赞赏的那些成就”一定要以“人格的萎缩”为代价吗?为什么?遥想孔子当年,他就是不屑萎缩人格,结果在“社会所赞赏的成就”体系中“无所建树”,颠沛流离一生,未能及时实现抱负,所谓何苦?

很感谢孩子们,将我们这些成年人联系在一起,成为道友。因此,藉此机会回应这位道友:

世间法(外王)与出世间法(内圣)不对立。孔子看似颠沛流离一生,毫无建树,但他的功绩大概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故“功在千秋”、“道贯古今”更需要我们重视。孔子的名望,孔氏家族的福报,难道不大么?

文中说言“社会所赞赏的那些成就”,简单而言,是指众人追求的名利,惟有“德”行出来的,才可大可久,否则都如过往烟云。这个“德”,还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世俗的道德规范,而是“与道同”,才曰“大德”。孔子在生前没有世俗的成就,但被后世称为“素王”,不是无缘无故的。

与天地合其德

今日上午,将与青山书院的朋友们,继续聊“如何助青少年一臂之力”,并探讨“草原高中”之可能性,就像贝壳老师在东山岛的“海洋青少年实践基地”——“寻找中国帆”项目,在内蒙草原“绿色的海洋”里,也完全可以建设一个长久的基地,支持更多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借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一诗,略作改动,送给书院的道友们:

绿树青山日欲斜,小微书院道无涯。

少年不管春将老,纵马驰骋踏落花。

今日上午,与青山书院朋友们的座谈会

附:【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 01

昨晚送别李建瑜老师。虽然没有踏入过老师的课堂,但在东山岛每次在老师的房间玩南音,老师一边抽着烟,一边露出欣慰的微笑,这样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中,建瑜老师从来没有指导过我们的演奏,但每每看到老师坐在门口,那样的安宁,那样内含的光辉,总让人觉得:这就是南音人该有的样子。我们就这样受着老师无声的教益,或者说,老师的生命就像一首大乐,无时无刻不在化育我们。

记得去东山岛南音社的时候,与学长合奏南音,台下许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不免觉得有些紧张,抬头一望,建瑜老师还是那样安静地笑着,那时突然觉得有这样的一位师长特别幸运,把心头所有的波澜都抚平了。

雷蒙老师选的音乐《四时景》,特别相应。听着听着,仿佛走进老师的一生。以前一直有疑惑:为何从春景到冬景,乐曲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望着建瑜老师的遗像,忽然脑海里自然浮现出答案——人的物质身体当然是逐渐衰老,但人的精神性,经过时间的淬炼,可以这样灿烂,这样活泼,这样明朗。就像挂出的大字“春秋”。生命就是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无始无终。许多建瑜老师这般充满智慧的老人,走到晚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诚烂漫。而中间的人生,则要深深地入世,在实践中不断去体证。只有如老师这般,在一门下足了功夫,才能与内在的光明接通。

与同学合奏南音,《走马》与《梅花操》的结合。原本大家有些担心,但是这两首曲子接在一起出人意料地和谐,特别圆满。这也是最后一次在老师的注视下奏乐的机会了,也是对老师一份郑重的交待。走出会场,一轮橙红的圆月挂在天边,一切如此美好。相信建瑜老师一定听见了。

送别李建瑜老师

■ 02

一早就从玉泽园出发去往草原,第二次进草原了,依旧很激动,和第一次来时一样。一下车,闻着草原那熟悉的味道,像回家一样,闲暇时候走了一圈,想到明天近八十人到来,这里又将热闹起来,浩浩荡荡开启新的征程,上次在大本营,十分憧憬骑马的感觉,转眼便即将启程,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同时,十分感恩,晚饭十分可口的烩菜,提前到的老师家长提前打扫,来到一个地方是把这里当家的,不给人添麻烦。无限感恩!

回到广阔的天地间

 欢迎加入”道安青少年文学社“秋季班!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发现才华,
建立自信,
逐步走上“大学之道”。
(点击海报,即可查看招募详情)

本文图片来自
中霖、中明、雨麦及刘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