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旅Day8 | 苦乐观与贫富观

大美希拉穆仁草原

草原日志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文字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贞元、春燕、中霖


昨天一早,雨停了,但仍乌云密布,孩子们正常晨练,只是早餐后才收帐篷,此时帐篷也被风吹干了。

草原之旅行程过半,开始回程。中午近一点到了新营地,大家赶紧搭帐篷,雨来了,可以躲进帐篷避雨。

还好,下午几乎没雨,云跑得飞快,到了傍晚,远处呈现一截彩虹,作为对孩子们的奖赏。人可以创造美,但所有人为的美赶不上天地之大美。不过,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人可以尽其天性,与天地参,做齐天大圣。

昨天朝会,和孩子们聊了聊中国人的苦乐观。潮州弦诗乐中有个曲牌,名叫《福德祠》,每次听刘森老师韵唱,都非常感动。我们的祖先是懂得生活的,一个人若只是嫌贫爱富,喜欢甜而厌恶苦,那么他的生命经验是肤浅的。因为生活就是五味杂陈,苦乐参半,关键看你自己能否都接得住,同时能超越它。

人自讨苦吃的目的,不是为了做人上人,不是为了日后的享受。若只是出于这个目的去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将来他出人头地,很可能会堕落为一个腐败分子。因为他只喜欢甜的、舒适的外在条件,而且将其当作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来追求,而不知生命的本质就是圆满的。所谓的苦乐、贫富、美丑,都只是外在的象,你被外象带着走,怎么可能独立自主呢?

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这些年多少能干人纷纷落马,许多党员干部出身寒门,年轻时不可谓不努力、不廉洁,可为何到了高位,到了晚年就守不住了呢?因为他们不懂得生命内在的丰富,而只追求外在的拥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精神的丰满是真富有!

唯物主义害死人!中国文化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既不是他们的有神论,也不是他们的无神论。(关于“无神论”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立品曾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无神论》,是一位日本博士的学术论文,主要谈西方宗教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中国文化,即中道文化,还不是对应“西学”的所谓“国学”。何谓“中道”?将全天下的学问放在一起,以简易之道一以贯之,才是中道。

中道,即天人一贯之道,不落入到两边。孔子为何是圣人?因为他不落入边见,可以做到“时中”。这个功夫不容易啊!但也不需要什么秘法,你只要愿意,以天地为师,以圣人为学长,某一天你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随心所欲不逾矩。

雨后,傍晚的彩虹

受小小夸父营同学的影响,大家都纷纷喜欢发问了。有位家长朋友写邮件来,说道:

今天读到您的日志,很有感受,我说说我粗浅的一些体会。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会时不时地出国。暂抛开政治不谈,国内党媒视为洪水猛兽的欧美国家,其文明氛围不同于国内,在日本,人们的手机可以放在手提框中挤地铁,完全不担心有人偷窃;我把烟头塞到矿泉水瓶中扔到饭店垃圾桶里,饭店老板娘会把它捡起来,把矿泉水瓶打开把烟头拿出来另扔到别的地方。在伦敦,酒店下楼的电梯,进电梯陌生的老太太会友善地向你说早上好;英国的城际火车虽然相对于中国技术落后,但是很多站根本不检票,全凭自觉买票,据我观察,无一遗漏……

全国全党上下一致发展经济的今天,我们对于文化文明的教育肯定是缺失的。80、90年代出生的人,矫枉过正,成天背诵马列主义条款以应付考试,跟贯穿到今的中国古文明割裂得非常彻底,更遑论了解和理解什么是小“我”的那个大源头、文明的“那个足够大的开始”。

另因大部队在草原,我想起来我们大学时代读的几本书,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等等。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命题,以及人们几百年来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深度干预,大喇喇似乎势如破竹的景象,您有什么看法?

谢谢这位爱思考的爸爸时不时写邮件来启发我!的确,今天的中国人不太像传统的“中国人”,辜鸿铭笔下的“温和而可爱的中国人”,不仅在大都市不容易看到,就是大草原的牧民,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似乎也不那么单纯了——不过,随着年龄大了,我倒是越来越容易发现大家身上的美,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你善待他,好好与他交往,他就会将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所以,“中国文化”、“中国文明”有地域性的特征,但其本质是超越地域性的,其本质就是“天人之学”,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文明。白皮肤的、黑皮肤的人类同胞都可以过上天人生活,而不必期盼着死后去天堂。

当前中国的种种社会乱象,人类科技文明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我们看了心里会疼,但也要全然接受,因为众生即吾心,吾心即众生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老兄弟,经过文化千年的衰落,又经过近代以来的历史剧变,中心飘摇,能守住的人不多。

不必失望,不必沮丧,从“我”开始,一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祝福中国,祝福所有的人类!回归正常,珍惜此生,只要你回头,祂一直在默默地等着我们。

日出东方,光芒万丈

附一.【草原勇士营日知录选编2则】

■ 01

昨天晚上刮起了大风,天上的云压得很低,大家慌忙做好准备,然后钻进帐篷。不一会雨就打了下来,外帐被吹得紧贴内帐。我躺在干燥的防潮垫上,觉得好舒服、好温暖、好幸福。

早上的天气还是不容乐观,风很冷,乌云依旧很低,但如此一来骑马就没那么渴了。不过今天骑行的时间很长,大家到后面都想快点到营地,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抱怨或发牢骚,我觉得这点很可贵

晚饭后西边的云逐渐散了,那缕温柔又有力的阳光在天黑前为云层染上了最后的光晕,看起来像是一朵一朵被点亮的灯笼与几片仍未消散的乌云的对话。它们之中悄悄现身的彩虹则露出它静静的微笑,然后再悄悄溜走。

■ 02

这几日朝会,总听黄老师谈起“中国文明”。文明,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最近一直在骑马的时候思考,终于在《易经》中寻得一句话:“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我想,文明就应当顺天应人,追随天道的脚步,而化育人。顺天,便是顺天道。“与道同者,大也”。与天地合其德,更应乎于人道,自然是大人了。

想通这一节后,复又思考:怎么顺天应人呢?耽搁半响,忽想起黄老师以前日志里提到“人人皆是天之子,人人皆可为尧舜”。原来,做个大人不需怎么用功,只要找到自己的心,正命,找到自己本自具足的那一部分,便可贴近天之道了。

希望中国文明能成为一个大人的文明。

附二.【草原大本营日知录选编4则】

■ 01

今早起,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时停时落,把草原所剩下的尘土都洗了个遍,清爽!

今天的B组正式进入了“厨房”值日,心中带着上次值日时吸取的“经验”加上同学们的帮助,于是一天下来好像并不是很糟糕,但还是有点被推着走的感觉,努力在明天改进下来。

小参时听到了黄老师的主课,每日所唱的校歌中的“奉元”、“德简”、“礼乐”、“道安”。看似是简单的八个中国字,可却是实实在在教我们为人的道理。

“奉元”——“元”是一切的源头,“奉元”就是回到那个源头。

“德简”——事情做对了一定是简单的,凡事都要化繁为简。

“礼乐”——“和而不同,不同而和”。

“道安”——(同黄老师讲的一样)有道则安。

晚上的云彩很美,一道灰蓝一道橙粉,交错着在天上画出三条绚丽的彩虹立在眼前,极为难得。广阔的草原上散落着几只小羊羔,毛毛的,可爱!充满生机!

■ 02

来到草原大本营的第七天,作为A组的一员,开始了第二轮值日。我被分配到打扫厕所的任务。一开始我以为自己虽然早晚会接受并习惯但至少需要个十几分钟。但实际上却只用了两分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并迅速拿起了拖把。人的适应力真的很神奇。

今天小小夸父营的同学同黄老师一同探讨了“怎么才算不浪费时间?”这一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是要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上,但对于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我还需要寻找它的定义。现在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是在向着目标努力的事。譬如,我的目标是想成为一个敢于尝试并能够照顾自己的人。那么清理厕所就是有意义的事。如果我想成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那么值日就是一个完美的,有意义的事。但如果这样,那怎么定一个或多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意义的目标就成了头等大事。或许可以试试把道大校歌中的歌词作为目标,如“以命证德”,“行地无疆”

■ 03

晚上写日志时,听见同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到底什么是浪费时间?听到这个问题时,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在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很少考虑这种看似无意义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浪费时间,回想小时候玩游戏,胡闹是在浪费时间,但实则不然,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小事都是我们成长的催促剂,我们一直都在生活中,在每一个当下向前,向上。就像准备考试一样,我们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准备好的一天,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一直在全力以赴向前向上的路上,即便以失败告终,也一定有所收获,时间就是有意义,是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

■ 04

今天走进教室,黑板上有六个字,正德,正命,正心!我细细品味,正德,应该是规范自己的德行;正命,似乎就是让自己的生命走上正道;而正心,应该是不能让自己有歪心思。但仔细揣摩,我还是无法理解其中深意,希望黄老师可以帮我解答。

附三.【来自冀州小小夸父营的报道】

■ 01

今天再次来到衡水湖畔,人还是那些人,可景致却不一样了。路边的牵牛花开了,交叉着,一朵白的,一朵粉的。微风轻拂过我的脸颊。路旁的柳树和小草和我们挥手,迎接我们的到来。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在湖里悠闲地散步。衡水湖碧波千顷,就像是嵌在冀州的一块玉一样。每一天衡水湖都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只要用心就能发现那无限的奥妙。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02

今天书法课我们看了一些古代的文字。老师还放了一些音乐。我看到了在平常看不到的东西,有一些画和字竟然都在跳舞,能看到它们当时在干什么,真的好奇妙。

我们折了信封,把给父母大人的信放了进去。很希望看到回信。

■ 03

今天书道课上我们看了《千里江山图》,我非常喜欢,那山那水的颜色,让我仿佛进到了画。我感觉一进去就出不来了。我很喜欢那梦幻的颜色。那种美无法形容。

■ 04

我听到《太行山上》,怎么那么好听。长大了我也想作这样的歌。

■ 05

今天还是徒步,走到头往回走的时候,两边一排柳树,阳光在正上方,从柳叶的缝隙里透下来,照在我的脸上,绝美。走在霁雨桥上的时候,阳光照在水面上,整个湖好像一张柔软的大床,水中还有两只黑天鹅依偎在一起。感觉无论什么,只要加上阳光,都很美。

■ 06

今天下午,我们又听了《太行山上》,我闭上眼想象画面,看到了八路军在和敌人对抗,后面的老百姓在后线给八路军送粮食。听到这首歌,觉得很振奋,感到中国的自豪。但是我想问黄老师:中国的“中”指的是什么呢?是在中间的国家吗?请黄老师解答。

■ 07

今天的日志中草原勇士营的同学问起成长的事情,感触很深,学习成长的事都要更进一步落实到行动当中。这一点,教科书没有讲清楚的发问更需要有人自觉,要有人真正地活出来,唯有亲身经历,才能有自己的体会。

故在小小夸父营为人处事,事情一来,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自己就可以把自身调正,有能力,也有担当。故现在的学习也是在为十年之后做准备,要有德行,才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感恩,祝福!

刘鹤翔道长带领小小少年的剑道课

 相关视频推荐

 我们要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昨日朝会黄老师和孩子们谈中国人的苦乐观)


 天水研讨会活动公告 

如何更好地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
(欢迎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一起来帮助孩子们恢复生命的活力!)

 欢迎加入”道安青少年文学社“秋季班!

青少年的精神挺立,自信阳刚,
能帮助他们,
逐步走上“大学之道”。
(秋季班正在招生,欢迎13-16岁的青少年加入)

本文图片及视频来自
慧安、冯刚老师、学荣、慧杰、春燕、鹿莉及毓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