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营Day3 |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傍晚小参,马教练与同学们交流骑马的具体细节

草原日志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文字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贞元、贞常、中霖


昨天开始了我们在草原生活的正常节奏: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至七点晨练,八点多就上马了,半日骑行;下午三点半至五点武学课,分组练习“十步拳”和双截棍;晚餐前分组小参,请几位马教练分别与各小组交流。

前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很真实。有一位相识三十多年的老友,长期活跃在出版界、文化界,有一阵子没见了,此次梦中相遇,他对我态度大变,他对我说了一番很鄙夷的话,大致意思是,原以为你是一条好汉,有独立精神,没想到现在你也谄媚当局,令人不齿!

这个梦很真实,使得我都想打电话给这个朋友,印证一下,是否他真的对我有意见了。的确,从读大学开始,一直到前几年,我对官方的宣传语境都保持一定距离,而接触到的学术界人士,也大多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都把自己定位于现代知识分子(或魏晋清流),不屑于与政府“同流合污”,强调“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随着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深入了解,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愈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人类文明未来千年的新格局!

这些年,作为一个资深出版人,我与学术界、文化界渐行渐远,大概就是在这个问题有了分歧。

记得,2013年出版《中国的担当》,是我对时任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的辛旗先生的访谈录,该书是从文化角度谈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问题。新书面世后,我约了京城几大媒体的主编吃饭,希望他们帮忙宣传一下这本书。

几位主编朋友拿起书,翻了翻就搁一边了,然后喝酒,天南地北的聊。酒足饭饱,快到散席了,我看话题还没回到我们的这本书,我就提醒几位,请他们谈点具体的建议。其中,一位朋友说,明雨啊,还谈什么“中国的担当”,多谈谈“中国的担心”吧!

当时,我很有些震惊,心里说:诸位你们是国家的喉舌,拿着国家的俸禄,竟然对这个国家如此缺乏信心?!而我们作为草根,一介布衣,还特别看好中国的未来,愿意尽一份微薄之力。——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与以前那个朋友圈就渐渐疏远了,更多时间是与孩子、家长以及热心教育工作的朋友在一起。

天地大课堂
生活处处是学问
诚恳笃实的陈教练
技艺高超的杨教练
雅茹教练
学而时习之

这次千里徒步经过延安,对“抗大”、“鲁艺”学员的那句话触动特别深——“黄河之滨,聚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我们今天有不少朋友,可能也是各具才华的优秀人士,受过高等教育,学识渊博,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可扪心自问:“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么?”或:“我愿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么?”

如果我们九千多万共产党员,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自居的话,中纪委以及各省市纪委一定会清闲得多。如果我们的高校,以感召和培养“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为发心,大概不会出现那么多乱象。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校以呵护和栽培“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为办学宗旨,而不是简单地以升学录取率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那么校园里应该天天有笑声,日日有歌声。

呜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像我这样一个曾经迷惘的青年,一个小书商,也愿意为国分忧,我想,若有更多有才干的人,更多有识之士,发心不辱天命,配合这大事因缘,中国将大有希望!而我确信,中国一定大有希望,人类文明也一定有光明的前途,而不会走上“不归路”。

天亮了

附一:【草原勇士营同学日知录选编】

■ 01

这次出行真的有所不同,很多我以为害怕的事情其实并不可怕。我不那么惧怕虫子了,也不惧怕独自在黑夜中上厕所,不怕脏,不怕冷热。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置身自然之中便超然舒服。

今天从马教练那里得到了许多技巧,希望我们明天与马的合作会更好,我的身体也在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我喜欢草原的乌云,好看,好美!也许是因为这样美丽的云朵的照顾,草原的马长得格外好看!

■ 02

今天骑马过程中格外轻松,并不是放松或不重视,而是与马和谐配合,可一些小插曲也不可避免:牟坚老师在小参时,分享她的马一共腿软了13次,我回忆了一下,可能和老师差不多。

第一次骑马的感觉非常好,当看到漫步的牛群以及在卡车上远送的绵羊(不知它们下场如何),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年”,有了实际的各种感官的体验。

中午快到营地时,马开始了奔跑,四位同学因各种原因摔了下来。在小参反思时,意识到安全问题不能忽视,虽轻松但不能懈怠。生命可贵,需好好珍惜。

■ 03

今日无论是对马匹、马群、路况、控马都十分敏感,我和“黑武士”也“和作”得很好,越来越游刃有余。我不是控制它,也控制不了,只是互相信任,照顾,随顺。黑武士对我很好,温顺、和善又与世无争的良马,而我反而不可得寸进尺,要保有一份谨慎和觉察。

马儿是群居动物,从小一起长大,一家人不要分散,它们也有自己的“家风”;于当今的历史转折,我们要做的是做那匹“领头马”,冲在前面来担当,拨乱反正。

勇士营就是为了在这简单、朴素、平凡的事中有着时刻的觉知,去生、去活。

记住了每个组员的名字,大家相处得也越发好。小参时大家分享一天多以来骑马的经验、发现、心得,每个人讲得龙飞凤舞,很有意思。大家性情不同,但都是可爱的人。

晚餐前,我们组比其他组要快一些,让我感到意外的,所有人都很自然地帮忙干“餐前”,特别主动,也很团结,没活儿的也在边上候着。谢谢你们!

人人皆是勇士

■ 04

经过两天担任组长的工作,对自己的待人处事有更多的觉察与反思。来到草原勇士营的同学,各自有不同的生命背景,不同的求学经历。相比之下,夸父班的确是一个相对纯粹的集体,无论大小同学,对于“大人之学”都有一份或多或少的向往,故而能向同一处去。但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精微的地方其实容易习而不察,只是在集体的惯性里面随波逐流,缺乏足够的自觉。

在与组员的工作中,才慢慢感受到自己的表达之所以无法让组员接纳,除去语境之间的杆格,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体会其实不够深入,只是在重复老师的话,没能化成自己的东西,用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

为学,不能停留在自说自话,自导自演。一定要深深地入世,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磨砺自己。面对这群同龄的少年,就像面对真实的社会上复杂的集体意识,各自有各自的习气,真实地映照出那个”我”的不成熟。感恩真正步入社会之前,能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面对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够成熟的同学,自己也会觉得厌烦与焦虑,有许多不正的起心动念。读《王老师讲易经》,镇华老师说:“面对暂时迷失主体的人,首先是要肯定得起。”很受触动!这些同学都是上天的孩子,如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需要鼓舞与支持。不能够一动念,就把组员摆到自己的对立面,当作一项亟待解决的“麻烦”。要能够接纳组员当下的各种呈现,有够大的心量包容、理解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困顿与不易。在念上翻转过来,就会感到一份作为组长自觉的责任——放弃某一两个组员很容易,但要向诸菩萨学习,就应有不舍一人的担当

暴风雨来临前

附二:【草原大本营同学日知录选编】

■ 01

大本营同学每日小参,淑珍老师会鼓励大家谈自己认可的,以及有保留的地方,现整理如下:

一、对今天日志有感的地方:

好几位同学对于黄老师写的“成长”意味着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不断突破和转化既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意识】非常有感。

多数同学对于勇士营少年们写的日志很有感,很鼓舞人。也有同学说无感。

二、对今天日志有所保留的地方:

有同学对于黄老师日志中提到“立五尊”,持保留。

中霖回复:人活着,是一个“妙有”,而非一个偶然的存在,特别值得感恩。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脉络里,与现代“人本主义”的观念有所区别,我们肯定“人”,一定是放在“天地人”的大背景中,没有“天地”之化育,没有万物以及人类——这是比西方科学观念更加根本的信念。故首先要感恩天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份子,尽管“我”有生有灭,但“我”的精神可以与天地往来,此之谓“天人一贯”。其次,要感恩人类文明中的那些圣人(如孔子、老子、佛陀、耶稣、穆圣),尤其是此生作为中国人,更要感激从伏羲、黄帝、尧舜禹、文武周公一路下来的历代先圣,他们是我们共同的文化祖先,没有他们,就没有“文明”,我们此刻还在黑暗中摸索。然后,一定要接纳和感恩我们的生身父母以及列祖列宗,在这个往前无限延伸的血脉传承中,少了中间任何一环,也没有如今的你。同时,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成长,一定要超越我们的父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感恩身旁的良师益友,以天地为师,以往圣为学长,破除一切迷信,包括破除对虚妄的“我”的迷信和自恋,这就是“立五尊”的根本涵义。如此,你的心里才会有“明堂”,而不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浑小子。】

有同学对于“没收手机” 持反对!

以天地为师

■ 02

今日原本想写无感的,但姥爷对“立五尊”的解释让我有感而发,“敢”这个字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可以写下的太多,就只讲今天吧!“敢”是我给2025年定下的目标,意思是不要在乎他人看法,不要担心会如何,去做就好。这次来摄影营,就是我一咬牙抛下其他活动来参加的。为的就是一个敢字。今天我也在上课时、洗漱时、与同学聊天时都践行了我的目标,这似乎和立五尊没什么关系,实则不然。

姥爷说的立五尊提到了要像这五尊学习,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的这个目标就是这样来的,但不只是父母、师长和长辈们,而是所有我尊重的,让我觉得很厉害的人学习,可以是同学、孩童、陌生人,把他们身上我所羡慕或欣赏的品质或特点学走,像冯刚老师说的偷学。和姥爷说的立五尊一样,“敢”是我学习的不知道第多少个品质,但我确实在越变越好,至少在我的眼中如此。

中霖回复:这位同学有上进心,很难得,值得肯定!但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与尊敬“天地圣亲师”并不冲突。如果一个“厉害的人”,无法无天,也不把父母和师长放在眼里,那么他很危险,这样的例子,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一定走不远,一定会撞得鼻青脸肿。供参考。】   

■ 03

今天是来摄影营的第二天,很累也很充实。上午进行了晨练,我感觉很累。到了最后,我眼前已经开始发花了,可能有点低血糖。上午是实践课。老师让我们拍照片,还教了一些拍合影的技巧,我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

中午的时候,我们宿舍的舍友就很想回家,她好像已经写了申请书,还有两个骑马营的同学也说想回家,说这里很不好,有些受不了,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情绪。我也开始思考,在这里住的这两天,我到底适应了吗?

我觉得其实还可以,除了饭菜不太可口,水也不太好喝,其他方面我觉得还不错,我在这里交了很多好朋友,学习了很多知识,这让我很开心也很充实,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的(我还是很希望有电子产品),所以这些不好的情绪也慢慢消失了。下午老师讲了一些关于调曝光和焦距的方法,我全都学会了,感觉很喜悦。

总体来说,在这茫茫草原中生活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在这里生活很舒服,很充实,期待明天的到来。

■ 04

今天从出宿舍门开始就感觉要比昨天热,天虽然阴的,但是还不如第一天凉快。一起床就开始晨练,打五步拳,这勾起了我八年级毕业那段时间的记忆。那时候为了排练及毕业,戏剧班主任为我们请来了一个专业的师傅,从压腿开始,五步拳一步一步的教会我们。今早再练起时,记忆已经模糊,但好像强行下叉的酸痛感,还刻在我的肌肉里。

这里的晨练居然是夸父班的同学来带,刁钻的动作,带课的同学也做得很标准,很让人佩服。

下午大课结束后和青山书院的同学们玩起了飞盘,数了一下发现自己已经半年没碰过飞盘了,手感竟依然在,甚至有几个同学来请教我相关问题,仿佛在原先学校里没发挥出的实力,在无边的草原实现了。

今天最让我措不及防的事情是小参快结束时的那场大雨,其实从今早一开始的阴天就该明白,但我内心还是不希望下雨,无论是在多雨的南方还是草原,感觉一切都潮湿了,都变得不方便。

每日小参也是我喜欢的环节,感觉小组队友因为小参的小组讨论变得更熟悉更能打成一片,希望雨早点停,还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晴天……

活泼泼,喜滋滋

附三:【来自冀州小小夸父营的报道】

■ 01

今天是我来小小夸父营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来小小夸父营。当我走进这里时,很紧张,但我也不知道在紧张什么。但是到了晚上,这种感觉就没了。因为晚上睡觉前我就和舍友打成一片。我发现这里的生活和我以前去过的夏令营都不一样,在这里我的心情一直都很好,让我和在家一样。最有趣的是,每个宿舍有10个人。我们宿舍不一样,除了10个人,还有一只小壁虎。这只壁虎是我们上午起床时发现的,我们没有玩弄它,就让它待在宿舍里。这一天的生活都很好,我期待以后的生活。加油!

■ 02

来玉泽园第一天的感受是很紧张,怕忘记住在哪个房间,怕走着走着迷了路,还怕交不到朋友,等等。相处久了,就不会担心那么多事了。我忘记了什么可以问老师、学长、同学……所以我感受不那么紧张了。我会记住房间,我不怕迷路,我一定会交到朋友。如果真忘了,交不到,也不会伤心。……我现在认识了很多好朋友,知道了很多路。什么事都自己干,我完全变了个样,玩得很开心,学得很不错,我发现世界是会变的。

■ 03

今天是小小夸父营的第一天。早上晨练,老师和学长们带着我们在湖边走路,因为我走了千里徒步,所以并不累。早上主课卓红老师带我们读《易经》,老师先带着读两遍,然后哪个人想带大家读就举手,我也带了几遍。随后便是剑道课,最后收功时,灌气的时候,我感觉有两道气从我的手指窜了过去,希望后面每一天都很饱满。

大明湖边晨练

■ 04

今天是小小夸父营的第一天,清早我们先去公园走步了,我一出门就看见了很多好看的颜色,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朵朵的花,有粉的,白的……

我又看见了湖里有几只小鸭子,它也在水里走步了吧。

从远处看水面很蓝,水面上还有着太阳的光。走在路上,看见脚下金黄色的树叶,好像它们每个都有了光,边上的大树也是一样,它们在风里跳着舞,很是美丽。这条路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刘鹤翔道长的剑道课

■ 05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我们的宿舍,学长一声“起床”,把我从梦里拉出来,徒步时,我们走在紫薇桥上,远处有几个小“黑点”。我眯起眼睛一看,原来是三只鸭子,虽然是鸭子,但它们就像会武功一样,一转身就不见了踪影。

上午老师带我们上了《易经》课,虽然只带我们学了“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可是我觉得这八个字包含着很大的力量。闲来无事我翻看书,看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觉得这两句话非常激励我。君子就应该自强不息,也应该效仿大地,包容万物。

蒙以养正,感恩先生带后生

 欢迎加入“道大”奉元班 

生命的长进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
(年满18岁以上均可报名,欢迎加入这所没有门槛的大学)

 欢迎加入”道安青少年文学社“秋季班!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发现才华,
建立自信,
逐步走上“大学之道”。
(点击海报,即可查看招募详情)

本文图片来自
慧安、牟坚老师、冯刚老师、学荣、鹿莉、慧杰及毓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