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慧安

昨天上午主课,围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与孩子们聊了聊“学习”的事。
正巧,十点之后的读书会,回应昨日同学提问中“体会”和“常识”之间的关系,就何谓“常识”,做了一番辨明。——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已过世的老朋友,前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副局长田洺先生。老田1958年生人,2016年离世,不足六十岁,据说是因为脑癌。
刚得知老田过世的消息,我很吃惊。老田非常聪慧,博览群书,我曾给他取外号叫做“搜索引擎”,意思是说没有他没读过的书,你只要一提某本书,他就可以马上告诉你这本书作者是谁,内容是讲什么。这让同样喜爱读书的许知远佩服得不得了。
老田遭遇过一次车祸,从死亡边缘回来之后,性情有些变化,变得有些悲观了。因此,他的工作岗位也换了一个闲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现科学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老田当时有个博客,名为“书生田”,有时发的文章比较偏激,也会被封号。所以,他就和我提议,应当出一本书,名为《常识》,意思是为人做事、社会治理等等,不应该违背基本的常识。
老田的这个想法,是受商务印书馆中的一本西方名著——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政论著作《常识》的启发。大家可以想象,老田真是书生气太重,他看到的社会现实,与他从书本中知道的“常识”总是不相符合,所以,他有点抑郁。
老田是北京大院长大的,祖籍安徽,个子却高高大大,为人豪爽。他是有点骄傲的,但喜欢和我混在一起。2003年非典期间我有四十多天闭关,出关后第一个见的朋友就是他。记得老田当时见我,有点惊讶地说你的眼睛贼亮!后来,我也将胡因梦介绍给老田认识,老田对胡因梦很赞叹!



往事如烟,不提也罢……何谓“常识”?——所有学者无论是科学家的、还是思想家的理论,因为它是人为建构出来的,故有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时空场景,所以不是真正的“常识”。牛顿力学对许多物理现象的解释,今天似乎成了常识,但只要前提条件改变,牛顿的理论也失灵了。而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制度理论,不仅无法解释今日美国的种种乱象,更无法指导中国的未来。
老田啊,老田!读了一辈子书,还是被书所误啊!老田是一个为人正直的好人,所以,就更加可惜!
真正的常识,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惟有圣人之言,可以传诸后世,可长可久。而圣人之言,并不是坐在屋子紧皱眉头思辨出来的道理,而是生命的体证,正所谓“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圣人之言,被后人记载下来,就称为“经典”。经者,常也;经典承载的是常道,不离人之常情。故我们要重视经典的学习。


但如何学习经典,大家有许多误区。最大的误区,就是概念的掌握,以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去套用,容易产生的偏差有以下几种情况(以圣人孔子为例):
其一,许多人认为孔子尽管也很了不起,但孔子之言,并不能适用于今天,尤其是高科技日新月异,而孔子都没学过现代的数学,更不懂互联网,他怎么可能指导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呢?
其二,许多人将孔子神化,认为他无所不能,法力无边,故当作偶像来崇拜,孩子考大学之前,除了拜观音菩萨保佑,也会去文庙拜孔子,请孔子加持。
其三,将孔子当作中国先秦时期,所谓世界文明史“轴心时代”的一位哲学家、思想家,将孔子的思想当作客观对象来研究和批判。这种治学的态度,看似很严谨、不迷信,但进入不了孔子的精神世界,与孔子始终是有隔阂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冯友兰。
其四,以儒家继承人自居,将孔子视为自己的祖师爷,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其他人如老子、庄子、佛陀、耶稣等等,都得靠边站。当年,康南海兴孔教,自命为圣人,就有点这个意思。
【背景资料:康有为六岁时跟从简凤仪读《大学》《中庸》《论语》和朱熹所注《孝经》。康有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这时,太平天国失败不久,他“频阅邸报,览知朝事,知曾文正、骆文忠、左文襄之业,而慷慨有远志矣”。光绪二年(1876年),他应乡试不售,跟从朱次琦学习。朱次琦教学重四行五学:四行是敦行孝弟,崇尚名节,变化气质,检摄威仪;五学是经学、文学、掌故之学、性理之学、词章之学。主张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康有为受其影响,“以圣贤为必可期”,“以天下为必可为”。光绪四年(1878年),继续跟随朱次琦读书,攻读《周礼》《仪礼》《尔雅》《说文》《水经注》诸书,以及《楚辞》《汉书》《文选》诸文,“大肆力于群书”。不久,以日埋故纸堆中,汨其灵明,渐厌之,乃“闭户谢友朋,静坐养心”。“静坐时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然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徇陈千秋、梁启超之请,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始讲学。讲学内容主要是“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公法比例推断之”,“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孔子描述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书里的这些描述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呜呼!其实,圣人之言,易知易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者(即“天德”,或曰“天心”,或曰“天良”,或曰“良心”,或曰“良知”,或曰“光明本性”),即为人之大根大本。本立而道生。
“亲民”者,即不舍众生,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自觉,觉他,自立,立他,这就是孔子指出的生命实践之道。
“至善”者,善始亦善终也,大明终始,一以贯之,如是而已。
此乃新学期“生命常识”第一课。与同学诸君共勉。

附一.【一位家长朋友的学习笔记】
《心里有把尺,点亮一盏灯》
连续两日的日志学习,对我而言,仿佛一场心灵的“拨乱反正”。阅读时,我努力带着辨明之心,虽然因为过去缺少这样的训练,感到有些吃力,但没有退缩——因为我明白,真正的探索来自内心的渴望,而我如此盼望获得那种清明洞察的能力,渴望站在“大是大非”的高处,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一字一句读下来,精神确实有些疲惫,但心里却一点点亮堂起来。起身倒水的时候,“拨乱反正”这四个字突然从心里跳出来。想起在单位摸爬滚打的那段日子,看到一些现象,心里会堵着一种“不平和困惑”,却从未想过把它放在“公天下”这把尺子下去衡量。为谁服务?为谁发声?这个根本的问题,像一束光突然照进迷雾,让我第一次看明白,许多争论背后,其实是立场与道路的选择。
黄老师的批注精准得像一位细致的外科医生,他不仅能看透知识层的差异,更有一种难得的觉察力。他从吴军对“帝国”的赞美中,嗅出了对资本的不自觉顺从;从硅谷“多元文化”的称颂中,洞察到背后“全盘西化”的坚定信仰。这种细致的阅读、深度的思考,以及扎根文明传承的大视野,正是我今后要努力学习和成长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这次学习让我找到了一种对自己的确信。无论面对的是吴军还是王石,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名望和光环,我都要保持“我就是我自己”的独立判断。这不是傲慢,而是一个读者应有的尊严。

回过头来想想这两天的学习,我心里好像亮起了一盏小灯。我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是在心里装上一把自己的“尺子”。这把尺子,一头是“公天下”这样的大是非,另一头就是咱们老百姓心里最朴素的常情常理——就像觉得挑山工辛苦,那就是真的辛苦,不能因为一个未来的空头支票就假装看不见。(有感于观看今年央视主持人大赛,一名选手为推崇科技向善,把挑山工的艰辛美化为浪漫的情怀。)
有了这把尺子,我再读吴军这样的名家时,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不再是慌慌张张地跟着他跑,怕自己跟不上;而是能稳稳地坐在他对面,一边听他讲硅谷多么厉害,一边心里默默地量一量:“您说的这个道理,能解释我身边的世界吗?那些被轻轻带过的人,他们该怎么办呢?”
这样一来,学习就变成了一场有趣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听课。我知道我还要读很多书,看很多事,不断验证和打磨心里的这把尺子。但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学问,最后不是为了让我变成别人,而是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更清醒的自己。
日志最后那段话尤其打动我:“不懂得春秋大义,就没有真正的大历史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目的始终如一,就是为了‘公天下’。”这句话让我心里一热,仿佛被什么击中了。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像黄老师这样的人始终在传递火种——他们守护的,是中华文化流淌五千年的精神血液。我也忽然懂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能够穿越生死、毫无畏惧。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肉体会死去,但那份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明德”却永远不会消失。成为一个大气的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普通人也可以怀揣一颗广大之心,做好自己的本分,这就够了。
想到这里,心里涌起感动:最宝贵的道理,往往就藏在最真实的生活里。能明白这一点,我觉得自己真的又长大了一点。
虽然相遇得有些晚,但终究没有错过。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但前方的路,已经在心里清晰起来。就怀着这样的心,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


附二.【文艺社、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今晚自习时,同学们共参了一部电影《我的1919》。在影片最后有一句台词很有感触:“我们拒绝签字。”虽然早已知晓历史的结果,但还是在先生说出这句话之后为之振奋。那一刻,他就是四万万同胞的化身,中国的腰终于挺直起来,即使感觉不到自身体温的任何温度,可这具身体里流淌的血却是沸腾的,如此滚烫。他撑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骨气,背后是无数国人用鲜血铺成的路。东方龙终于拒绝了列强的要求。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弯腰低头,小心翼翼地看着别人的脸色,我们有了发言权,拥有了更多支持国家的支持,说的话也不会被忽视。巨龙的头高高地扬了起来!


如何主动去开展自己的人生?
■ 01
明四时,走四方!
(欢迎愿意为自己的慧命负责的大美青年)
▼

■ 02
此生,有志做“传道人”!
(欢迎想要成为“大先生”的朋友们)
▼

■ 03
回归有礼有乐的天人生活!
(欢迎三代同行相聚玉泽园,我们为新中国庆生!)
▼

本文图片来自中霖、雨麦及网络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