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生活的一种 或 无数可能

“我的孩子未来人生一百种可能”
(本文作者拍摄于草原勇士营“爱的工作坊”)

学习日志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为期两日的草原勇士营“爱的工作坊”结束了,那些粘贴了家长《我的孩子未来人生一百种可能》纸条的展板,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一个新生命降临世间,是被祝福的。其中,既有他/她的父母家人的悉心呵护,也有已过往的先祖们的默默护佑,更有天地的大爱包裹。新生儿,元气满满,人见人爱,但随着“我”的逐渐长大,生命越活越拘谨,似乎都在不同程度地画地为牢。看着两个工作坊(孩子的和父母的)里一张张脸庞,心里有无限感慨,对“命运”二字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的父母很开朗,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设限;有的父母很热情,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想象;也有的父母忧心忡忡,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而孩子们呢,小小的年龄,便受到社会集体意识全方位的挤压,有梦想,却缺乏勇气;有冲动,却迈不开步子。所有这些形态各异的生命现象,是无法用有限的心理学工具去提供帮助的,必须要回到生命的根本。

父母志于道–“爱的工作坊”之父母课堂
孩子志于学–“爱的工作坊”之青少年课堂

孔子喜欢用一个字来描述这个根本,名曰“仁”。仁者,才能爱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天地大生命的这个种子——“仁”开始演绎一期一期的人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生有灭,出生入死,终而复始。若您对生命的这幅图景有感,那么您就有足够的勇气开展你的一生,带着天地先祖的祝福,独立地行走于天地间。

因此,在上午与秦皇岛的几位家长朋友交流时,我提到要帮助青少年建立中肯的(非“正确”的,而只是“合适”的)三观,即“生死观”、“男女观”、“成败观”。若不明了生死,不明了为何上天会将人分成男女,不明了成败、是非、善恶、有无、虚实无非一体两面,那么我们肯定会在人生的剧场里迷失。

一位家长朋友问,听说你反对华德福?——非也!我们很赞赏斯坦纳博士的贡献,以及华德福教育给我们的启发,但一定不要作茧自缚,将“华德福”当作包袱。任何生命智慧传承的体系,如佛教、基督教、儒教、道教、“华德福教”等等,内在一定有相通之处,我们要学习古圣先贤的用心之道,即“参同”。求大同,存小异,才不执着于“分别相”。

而超越古今,普天大同的就是那个“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里的这句话,值得我们体会一辈子。所有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的肇始,都是因为背离了这个根本的原则,故为人处事,不仁,不义。

元气满满–礼乐共学营雅梅老师书画课

去年“十一”在玉泽园,我们隆重地为“新中国”庆生;今年“五一”,我们以载歌载舞、礼乐共学的方式,庆祝“庶民的节日”,就是以“仁”为本,为现代节日正名。——“国庆节”、“劳动节”,其本义不是度假、旅游、消费;而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平实的生活中,稍作停顿,过一种令人鼓舞的精神生活,一家人、以“民族”、“国族”为共同特征的一群人,乃至普天下的人类,共同唱响生命的赞歌,共同感恩天地大爱,不同而和,万众一心。

礼者,节也。事情,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珍惜生命,就要做到有礼有节,有所为,有所不为。王镇华老师的许多表达非常精妙,譬如他说:“能做完的,都是小事;我们只为大事而来。”在今天这个大转折的时代,不是简单的“东风压倒西风”,而是会有更多的人超拔猛醒,不再身不由己地过活,并创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命觉醒的机会,随时都在,只要你回头认祂。

然后,从生命的圆满、万物一体之“仁”出发,就无往而不利,处处见生机!

还是祝福!

文武兼修,礼乐共学

附:【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摘】

■ 01

共学营的开幕,也让整个玉泽园沐浴在阳光的洗礼下。春光明媚,朝会在茶亭进行,两场英歌舞展现后,同学们却激情不减,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课后,则是潮州弦诗乐的学习,林纯老师将古筝架于尊经阁正中,婉如定海神针,大家随之韵唱,古韵飘然。课间休息时,跑去湖边大锣鼓课堂,和新同学们一起重新学习了起来。锣鼓震震,苏锣酥酥麻麻的触感也由手指贯穿于全身,众乐乐,在礼乐的熏习中大家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下午,湖边近百人英歌,磅礴的气势扩散开来,英歌、锣鼓齐聚一堂,礼乐兴邦!

——建立根本自信,发挥历史主动!

文以化之–林纯老师弦诗乐课堂

■ 02

上午去大明堂与同龄人交流,由贝壳老师主持、很有收获。人一生的开展不是为了某个职业,也不仅是为了追求有形的财富,而是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增益其所不能。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更应该有这股力道,去学习,去生活,去实践。

“如何不辜负此生,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圣先贤们做出了非常切实的生命实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立国功勋们做得到;在各个领域中不断创生的师长们做得到;行地无疆,行走于时代中的先生们也做出了榜样。接续这股精神,是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下午在湖边练习英歌舞,很畅快,不仅不觉得累,而且越跳越有精神,特别是老师在休息时间简单给我们指导了三十五槌的动作,后溪槌法基本就学习完了(十八槌,四十九槌除外)。故学习英歌舞、学艺的同时,要化用到日用本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敬畏天地!

接续精神,下学上达

■ 03

这几日劳动节假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大同学、小同学汇集一堂,在玉泽园各处开展共学,有剑道、武学、星象、大锣鼓等等,在这暮春时节,生机勃勃,充分地去生长。

报名参加草原勇士营的同学们,也来到了玉泽园,在一起学习,其目的在于看到这是一次生命的体验。与勇士营的同学们,围坐在大明堂,再听贝壳老师讲述他的成长经历。来这一生,便充分地去开展,要玩真的,将儿时的疑问,好奇海的那边是什么,天空上面又是什么,长大后,带着这样的叩问,自己去造了一艘船,开着它去看这个世界。看起来这些似乎是异想天开,无法完成,但当你发愿,只要“我愿意”,老天爷都会助你一臂之力。

人生不仅有一百种可能,只要你真正想去做,就一定走得通。人生短暂,便可以去尽情开展。慢下来,自己去找到自己愿意用一辈子去做的事。不仅是热爱,同时,找到自己的天命。在短暂的一生,活出生命的那份光彩。

晚上,自习的时间,由英歌舞的三位老师,分享画脸谱的经验,及脸谱的由来、历史变迁。老师们在现场画,画武脸,画文脸,边画,边带着我们领悟每个角色的精神,既有文,又有武。在看这个画脸谱的过程中,才能对其英歌舞的精神,有更深的体会。不仅是打出那份气势,通过脸谱,要能将精神上达。守正,在时代向前的同时,不要丢了根。

活出生命的劲道–礼乐共学营英歌舞展演

人人都能自觉!
欢迎加入“道大”奉元班,
成为终身学习者!成为生命自觉者!
(点击海报,即可查看奉元班招生公告)




以“仁”为本,万众一心!
载舞载歌,礼乐共学!
(五一冀州礼乐共学营课堂集锦)



本文图片及视频来自
王煦、昕炜、泽芳、毓宽、张荣、思涵等大美行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