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日志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慧安

昨日主课,牟坚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舞蹈概论课”。
周一下午,文艺社、夸父班同学都开始学蒙古舞,年轻的马晓宁老师很专业,教得也用心,只是许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心里犯嘀咕。牟坚老师很有洞察力,主动说和孩子们谈谈舞蹈之美吧。
主课上播放了一些优秀舞者的视频,同时,牟老师谈到舞蹈的重要。她说,近年来,在艺术的各个专业领域,中国的舞蹈界远远超出了其他艺术门类的长进。所以,不难理解,为何“‘九三’文艺晚会”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务,会请两位80后的舞者做整台晚会的导演。
《礼记·乐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因此,乐是舞的灵魂,舞是诗歌的延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作为一台史诗般的作品,以舞剧来呈现,也在情理之中。
尽管读大学时,我是文学青年,但对音乐、舞蹈是门外汉,而且因为是理工男,年轻时心里一直看不惯男生跳舞,觉得不是“硬汉”所为。当然,那是成见。在一周前,陪同牟坚老师去内蒙调研,牟老师给我“扫盲”,谈到舞蹈之重要,我深以为然。




舞蹈之美,与数学之美,同样重要!人,生来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简单而言,舞蹈与身体的觉知力有关,故通过舞蹈的练习,可以帮助人开发灵性;而数学与第六根,即与思考力有关,数理思维的训练,可以帮助人思考更为清晰、深刻。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过去四十多年的主流教育体系中,大家重视智力开发,于第六根下功夫不少,而比较忽略其他五根的训练。
对一个六根健全的人而言,生下来“能看见”,是不需要学习的,是出于本能,也可以说是天赋的良能。但“能看见”,不等于“会看”;“能听见”,不等于“会听”;“能走路”,不等于“会走”;“能睡觉”,不等于“会睡觉”。尽管前五根是健全的,但如果眼耳鼻舌身缺乏训练,那么我们每天都是无意识地在看,在听,在走路,在睡觉,而艺术的训练,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感觉变得敏锐,从无意识的状态,转化为“有意识”,变得“会看”,“会听”,“会走路”,“会睡觉”,会很好地使用身体来表达……
因此,人人都需要艺术的学习,而不只是少数所谓的“艺术生”。而“思考力”(智力)的开发,也并不比“感知力”更重要。因为只有基于前五根的觉知,在第六根进行分别、选择、判断、决定,才是“有感而发”,才是有温度的思考;否则是“头脑的空转”,是“苦苦思索”、“绞尽脑汁”,那些自以为是的书呆子,大概都是属于这类人。“让文艺改变人”,就是通过恢复人的感知力,从而让人变得更加生动。
我在大学一年级上《数学分析》课,印象极深刻的一幕是:年迈的教授用几黑板的推理过程,最后得出一个简洁的公式,他将前面的推导过程全擦掉,然后面带微笑地,指着那个公式,赞叹道:“多美啊!”——数学之美,就是简洁之美。它是对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抽象,是一种理想模型。故牛顿感叹道:“(人们)发觉真理在形式上从来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和含混的。”
这种数学之美,值得欣赏。不过,当我在大三学习数理逻辑、学习图灵机的时候,心里很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机器智能无法替代人干所有的事情。与机器打交道相对比较简单,但我更愿意与真实的人打交道,尽管人世间非常复杂。所以,我放弃了数学专业以及在这个方向上的应用,而是转向了完全新的领域——出版与文化传播。
主课上,牟坚老师引述了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的一句话:“为什么艺术很美?因为毫无用处。为什么生活丑态百出?因为全是目的、企图和用意。”这句话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尤其是对那些敏感的心灵,更容易产生共鸣。

面对人世间的冷漠、坚硬以及种种不堪,那些天生敏感的灵魂是无法忍受的,因此,近现代历史上,许多西方的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自杀,那是长长的一份名单。王国维的投湖自尽,与诗人海子的卧轨自杀,其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无法面对世间的龌龊、人性的阴暗。——这种“唯美主义”的倾向,与西方哲学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有关。“形而上”的思辨与美学,与“形而下”的生活之间,似乎存在无法弥合的鸿沟——如何上下贯通?
这恰恰是西方文明无法回答的难题。当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他们的哲学也走进了死胡同。而“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反传统,反礼教,打倒“孔家店”,用西方的哲学和价值观来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也走上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内在之旅。
诚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深刻的,让善良的中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的险恶,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马克思的哲学是粗糙的,陷入了“唯物-唯心”、“有神-无神”的二分,无法真正安顿人们的灵魂。因此,在百年西化后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回到华夏文明的脉络中,追根溯源,接天线,续祖德,贯通“天-人”。
孟子说得好啊——“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生命之美,重点不在外在,而在内明之光。故我们在欣赏那些特别有才华的人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自身的美,就如乡下不识字的老奶奶,她在那些数学家、那些舞蹈家、那些诗人面前,她不会自卑的,因为她非常确信,天的心就活在她的心头,那才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尽管她不懂数学,不会跳舞,朴实无华,但她的明德显明出来的那份光辉,可以鼓舞我们所有人。
美人之美,各美其美,如此才能各正性命,美美与共!
祝福所有上天的孩子!在我们的意识世界,“上帝”或许死了,但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当你对此有确信,你就有了恒心。这就叫做“建立根本自信”。




附:【文艺社、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
■ 01
早上晨练,老师说要有意识地去走,脚跟先落地,走的时候要抬头挺胸,还可以看看周围的风景。我按照老师说的做,确实轻松了一些,感觉自己走路都带风了。
■ 02
今天上午在唱侗族大歌的时候,有一种沉浸在大自然当中的感觉。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在歌声之中,仿佛活了起来。在与大家一起唱的时候,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当我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放松的。在放松的同时,也有一丝淡淡的喜悦。


■ 03
今早仍是书道课,这次先写了硬笔,更快地进入了静的状态。写字仿佛就是我和自己在一起的媒介。就如早课说的一样,一天好像好几天。虽然安排得很紧凑,但不会感到疲倦。蒙古舞虽然让我头大,但仍然饶有兴趣地想去体验。
■ 04
今天下午上了蒙古舞的课程,用心去跳,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和民族舞蹈的特点。蒙古舞与汉族舞、新疆舞差别很大,它更加大开大阖,刚柔共存,这就是民族舞的生长和地区的差异吧!
很开心,并感谢能够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舞种。
■ 05
今天学习蒙古舞,依旧手脚不协调,大脑和手脚都似乎不是同一片蓝天的产物。虽然每次都将每个动作在脑海中排练了无数遍,但真的上手时似乎就是另一种感受了。虽然跳舞学得很烂,却也有意外的收获。之前我总认为跳舞应该女生去学,男生跳舞是不是很娘呐?最近却彻底改观了,跳舞时非但不觉得别扭,反而心里一片澄澈,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大美人生!
推荐视频
武术之美!
(道安青少年文艺社、夸父班同学们的武术课)
▼

本文图片及视频来自中霖、慧安、泽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