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昆“礼乐共同体”的倡议

祭孔典礼

学习日志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文字及整理 | 中霖

日知录整理 | 慧安

昨天是西昆很特别的节日。一早,庆祝“明书桥”正式落成;然后,英歌队开道,大家移步孔氏家庙,参加祭孔大典;之后,回到德成学校,参加“西昆孔子礼乐文化节”。

夸父班和《寻找中国帆》项目同学很辛苦,全程参与,包括中午五十桌宴席的端菜和餐后整理。感恩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明书桥落成典礼
善香师父的祝福
明书桥圆满落成

礼者,理也。中国人的生命信仰,是从天道一路下来,天-地-圣-亲-师,贯穿“我”,再传递给后代子孙,延绵不绝,生生不息。

礼者,宜也,义也。天地有大情,故华夏礼乐文明彰显的是大义。就如《风起陕甘宁》一书序言中写道:

书中第三篇是由榆林的“接引寺和波罗堡巍然屹立”讲起,展开对古今中外志士仁人放下自我、献身革命、救苦救难的思考。……

习仲勋与胡家叔侄同窗共读结下一生的情谊,正是在习仲勋的“接引”下,胡家叔侄走上了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道路。正是陕北这块热土上的“乡党气节”、家国情怀的“情”,与科学真理、革命学说的“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一朝觉悟,胡家叔侄如此,中国革命也在陕北寻求到了走上光明、美好世界的“大智慧”。

礼者,履也。张腾万校长和善香师父,把《礼运大同篇》当作具体的行动指南,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生命在实践圣人之教。特别赞叹!中国的学问是实学,是扎根于大地的,小小的西昆村,却有大气象,将鼓舞和激励更多同道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推动礼乐生活的重建。

礼者,节也。人活着,不是乱来的。首先要法天地之序,同时要明人道之位。敬天法祖,故时时生欢喜,彼此善待,其乐融融。昨日雷蒙主笔的《释奠典礼通赞稿》(全文附后),从天人之际,到古今之变,一气呵成,浩浩荡荡。

祭孔

许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关切政治,不学习中国革命史,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与悠久的文明史割裂开来,所以总有点小家碧玉、孤芳自赏的情调。何谓“大”?与天地之道合者曰大!与众生同忧乐者曰大!在下午的“礼乐文化座谈会”上,我读了韩毓海教授书中的一段话,现重新整理如下,供同学诸君参考:

中华文明的特点,首在和谐,和而不同,这是中华文明追求的境界。西方文明的特点,在竞争与斗争。马克思说,与“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不同,希腊是一个战争与掠夺的共同体;而自启蒙运动以来,“为唯一真理而斗争”,孕育了西方文明的革命精神,是西方文明最为灿烂之处。

讲互助、和谐,中华文明方才讲王道;讲竞争、斗争,于是西方文明讲霸道。1840年以来,西方以它的霸道,击溃了中国的王道。也用西方的斗争哲学,深刻改造了中华文明的温柔敦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中国人学到的最早的现代话语。

先进的中国人,从西方人那里学来学去,根本上是学会了斗争哲学。五四后期,何孟雄曾经问李大钊:马克思既然说,一切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此看来,难道要这么一直斗下去吗?李大钊的回答是:阶级斗争是手段,是达到人类互助的手段,阶级斗争不是目的,团结互助才是目的,阶级斗争,当然不是一直斗下去。李大钊这样讲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讲法不同,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现代中国人,跟着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学会了斗争哲学,学会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学会了“为了真理而斗争”;也跟着斯大林翻跟头,犯错误,学会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党内斗争的扩大化。然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像美国和苏联那样,把斗争扩大化进行到底,而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把它纠正过来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能纠正自己的错误?

因为在西方的斗争哲学里无解的问题,在中华文明这里是有解的。“革命”这个词,在中国与西方意思不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命在中国的意思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是打翻一切,斗倒一切,否定一切,不是全面内战。和而不同,团结互助,终归是中华文明的底子,中华文明宽厚的底子,在人类历史上最为危机和残酷的时代,也还没有被淘洗殆尽。

韩教授的这段话很重要,讲的就是变易之道,我们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但同时要懂得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服务于人类的正道。

下午礼乐文化座谈会现场,张腾万校长发言
孔永辉书记发言

西昆“礼乐共同体”的实践,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故我建议张腾万校长和孔永辉书记制定“西昆礼乐社区建设五年规划”,成立“西昆礼乐文化共建基金”,大家一起来努力!

惟有感恩!无限祝福!

西昆礼乐文化节现场
西昆礼乐共同体的倡议

附一.【贞元老师日志选编】

《春风宣圣西昆村》

丹风度河山,茶垄入穹苍。

道与天地准,年年宣圣王。

今年已是第四次在西昆参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祭祀典礼。从最初的学习者,到今天举行具有易俗社特色的祭孔典礼,对西昆村,对德成学校,已经如入自家般亲切。在准备典礼各项杂物间隙,我和君群走过西昆清亮欢快的溪头,和刚割完稻子的村民攀谈,跟村干部、同学们去拜访村中耆老……一路走来,好心安,好祥和。

易俗社三人在学校“聚贤亭”确定典礼流程,雷蒙老师喜滋滋说,这次觉得西昆特别祥瑞,让人想待下来。在张校长茶室请教典礼人情,校长更比往年欢喜从容,就如经过秋风洗炼的天空。庆祝孔圣诞辰前的整个学校,老师家长都投入充实的准备,但并不紧张忙乱,倒有种大家庭办喜事的那股精神,那么提劲。

樟树的洌洌香气,渐渐为丹桂的甜香覆盖。和夸父班同学晨练,下竹坡,过明书桥,爬河山,一会胸腔充满稻子的馨香,一会,又浮游于桂花香氛之上。心有所动,“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不是书上久远的文字,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西昆村的魂,乃至乡土文化的精魄,就是天生地养、圣贤风化的结果。站在河山山顶看德成学校,如莲花之蕊。正因为这个西昆村精神高地的存在,西昆村三百多年的孔庙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才能在新的时代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村民。

感恩天地养万物–大美西昆

昨天夸父班孩子拔草除尘后的家庙朴素洁净。庙长为大供桌换上了鲜亮的新桌布。今天清晨三点,祭孔典礼前,庙长孔明庚就开始准备祭品。他点亮红烛,烧一柱高香,一趟趟把祭祀的素馐、时果、五谷、茶酒抬到家庙大殿供桌之上。十二盘素菜、十二盘水果、十二种五谷杂豆、十二盏白茶、十二杯本地红米酒,丰盈地呈贡于孔子像前。他一边忙碌,一边向我介绍他成为“庙长”的经过。他说自己年轻时抽烟喝酒糊里糊涂,做不成事。“是河山寺的善香师父(也是我的姑婆)教我,后来张校长又在我家隔壁教人读经典,学孝道,我才聪明起来,可以学会做这些事(祭祀)。”说话间,他快八十岁的母亲,走进来,在供桌前拜了几拜,嘴里念着“阿弥陀佛”。陆续也有孔家后人进来拜拜。大殿两廊排列着“平、伯、仲、叔、季、松、梅、竹、菊、和”十房各自的壁龛牌位。在孔子像后面壁龛正中的位置,庙长也点了红烛,上了香,细看,居然是来此定居最早的先祖的孺人的牌位。

上午八点,释奠典礼暨第二届孔子礼乐文化节开礼。步进老师抚迎神曲《天风环佩》,奏响乐祭第一音。庙堂肃静,夸父班侗族大歌《天地人和》如旷野元气,一飞冲天,歌声中,主祭——村书记敬香酹酒敬拜。目睹年轻的书记第一次在这样的典礼中向自己的先祖三拜九叩首,感动的泪涌上来。亚献嘉宾敬送花篮伴以《圣寿乐》。终献,前村支书奉茶,天水天和之声献以琴箫埙合奏《思贤操》,献毕,张田芳馆长、靳振彪老师和师世刚老师恭敬地向孔子行礼。 

一位女生朗声诵读《礼运大同篇》,典礼进入文祭部分。通赞曰:……从“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浴血奋斗的延安精神,到2013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擘画登上历史舞台,再到2025年“九三阅兵”“全球治理模式”带给世界的震撼,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文明道统,承继着孔子的大同之治。“时哉!时哉!”“世界级领袖的视野和担当,深邃切实的战略眼光”是孔子的革命性,预见到今天东方欲晓的千年历史沧桑……今天,人类依然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为世界开拓的文明版图,将继续向着历史深处和未来纵深,以夫子为枢纽的道统,将举为木铎,叩响人类礼乐共同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和序,与鬼神和吉凶的玉振金声。……

昨日,祭孔典礼现场

祭祀典礼之后,德成学校举行敬长典礼和礼赞。十一对德成学校孩子和他们的祖辈相携着走上舞台,最后一对,让我们心头一亮——德成学校张腾万校长搀扶着自己的母亲。老人们安坐,校长带头深深地跪拜在自己母亲跟前,在场不少人都眼眶红湿。这一跪,贯通了天—地—圣—亲—师—我的浩浩长河,联通了古今一人的大同道脉。

重新弘扬孝道文化,是校长来西昆村传习优秀传统的起点。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张校长又再次提到要造一条“中华母亲之路”,一道台阶旁,刻一位历史上伟大母亲的事迹,这条路通向西昆的河山的最高处,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朝圣之道。他接下来想为西昆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五年之内,修建一座千人文化广场,把西昆建成真正的朝圣之地,让西昆方兴的礼乐文化社区,开花结果。

17年扎根西昆,成就礼敬孝道善行的校长,讲的不是理想,而是大同礼乐社区的经验现实。

“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定是礼乐共同体,孔子所言的大同世,必定是礼乐大同世。

敬长礼

附二.【夸父班同学日知录选编4则】

■ 01

晨起,明书桥剪彩仪式后,一路打英歌到孔庙。觉得孔庙这个道场气很足,同学们唱侗歌,声音回荡在庙中,格外好听。

后打英歌回学校,太阳出来了,在门前三朝拜,我觉得孔子爷爷是微笑着在看我们。

■ 02

今天是留在西昆的最后一天,心中万分的不舍。

下午,杨老师带我们前往河山寺,我们见到了厉害的师父,她给我们讲了很多的道理:“做人,心量一定要大。”这是根本,一下子通了,一种悟的感觉,今日收获很大。

■ 03

今天下午,老师又带着我们去到了善香师父那里,一年没见,现在又回到河山寺。善香师父还是以前那个样子,非常精神,充满活力。我带着一大堆问题上山,下山时所有问题都消灭了。

最近一直有一个问题:怎么能做到那种松弛感?——原来放下心中的小我”。无我,不强加于别人,同时也不强加于自己。

下山时,路边的桂花开了,很香,很美。

■ 04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顶着烈日爬到了河山寺,善香师父很有大爱,收留了100多位残障和老年人,还收养了一位乞丐。有些人都不能自理。师父说: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可以做大善或小善,每个人都是活菩萨我挺敬佩这位70岁的老奶奶。

下山的时候,我们是跑下山的,感觉像童年在老家的乡下田野间,你追我赶的好时光,不禁热泪满眶。

附三.【《寻找中国帆》同学日知录选编5则】

■ 01

今天祭孔大典,我们打起英歌舞,一路从“明书桥”打到孔庙前,我现在更能理解英歌舞的作用了,驱除邪祟,提振一方精气神。所以为什么你去到潮汕地区,会感到一股正气。

祭孔时很平静,心无杂念,抬头看天,一缕阳光照射下来,很温和。我感觉这次祭孔比上次放松,但更加庄重。黄老师讲,中国人的祭祀是感恩,感恩往的教化,才有我们今日延绵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下午我们去了善香师父那里。善香师父的讲话是那么的通透。:“不管你处在怎样的环境,遇到什么困境,都要有信心。”你只要有足够大的信心,信天地,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因为所有的烦恼苦难都是人心的造作。天地间的万象都是一念所生,回归无念,回到生命的源头。只有这样才有新的生发。

■ 02

今天是9月28日,西昆村举行了祭孔大典,我们舞祭英歌,从明书桥开始,打完一圈回到德城学校,一路基本全是山路,很累,但吼出来时又精神一振。太阳出来,将雾蒙蒙的山林照亮,也照亮自己。在孔庙前打三朝拜,英歌的最高礼仪,向孔子,也向我们的根,一心诚恳,隆重也朴实。

下午,爬山到河山寺拜访善香师父。善香师父,帮过很多人,不会因为是乞丐或残疾人就嫌弃,真正做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真正在实践。善香师父是有大善的人,大善中也存有一份大义。往后的生活里,不要总想着从哪开始做,日常中的一点好事,也是大善事。想帮助社会,就先把这个小小的我放下,去服务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好事是时时都有的,想清楚发心,再落到实处。

血气方刚,义勇英歌

■ 03

今天上午在西昆的孔氏家庙举行郑重的祭孔典礼。在这种古老的木房子里唱侗歌确实有点余音绕梁。很久没有和夸父班的同学们一起参礼了,但感觉还是很好。

下午徒步到河山寺,相较于去年,寺院的外观刷新颜色了,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味。与善香师父聊天,很受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一位同学问我们这个阶段该做什么,善香师傅的回答。发心很重要,把心量打开,自己做的事情与天下有关,自己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家读书考大学不为找好工作,是为了国家添人才。有这样的发心,做什么事情都留有一份郑重,不随便祭孔,不是搞一下就完了,真正要把祂装在心里才是。不论是刷碗扫地,学习读书,工作学习和生活是一体的。

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04

今天是九月二十八日,祭孔大典,同时,也是明书桥的剪彩仪式。这几年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看到过程中的变化,我觉得德成学校也算是“道大”的根脉。在这里,黄老师和王韦华校长宣布要办一所大学,“道安艺术大学”到“道安礼乐大学”,一步步走来,一个发心到汇集了许多善缘,慢慢有了些雏形,很是感叹,所有都在这百年之未有大变局,蕴含生机。再次参加,不只是怀着一种做个形式,而是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去追思先祖。今年公祭虽没有往年那么的“复杂”,将礼众们直接邀请进入孔庙,但依然不失那份郑重,朴实且隆重,敬天法祖。

下午上山拜访河山寺的善香师父。善香师父今年七十几岁,但精神面貌依然很好,活泼泼的,真正在实践践行的人。邓爷爷一直在讲,善香师父帮助了许多人,将那些无名无姓,没有家人,所谓的“残障人”收留在寺院,带着他们生活、诵经,没有任何怨言。善香师父的经历,每次听了又听,还是很触动。师父的原话是让他们能过得同人一样的生活,把小我放下,成就大我,所谓那个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顾自己能否考上好的大学,当心不止为己,更多为大家,能做多少做多少,不用给自己那么多压力,“一切由心造”,发心很重要,从心上落到生活中。

■ 05

又是一年一度的祭孔,大概是越大越明白自己要什么,也更知道祭孔为了什么,所以在西昆村的大街小巷中打英歌,或是立于孔庙前听出严鼓,都有一份敬畏。就如我们所做的一切是直冲云霄,面对天地、往圣的,“一念振奋,便与天地相似”。我们对他们不只是感恩,更是效仿,所以每年来到西昆参加祭孔大典,为他们助力,也是乘这个善缘精进。

只要有大型活动,在夸父班自然是不留余力的帮忙。这次对我来说是不知道几次的帮忙,但却是第一次不遗余力。以前总是会因为累了、困了、饿了,就找借口,看没活了就溜走了。而这次也是依旧特别饿了,但调整了欲望和懒惰,想着快点干完,大家一起吃,于是最后收获的是满足;餐后的值日,大家干得不亦乐乎,把收碗、搬桌椅这些累活玩出了乐趣,其乐融融。在这些生活的洒扫应对中适应、习惯,亲力亲为,把这些平淡、甚至乏味单调的工作化成了日常生活,反而乐此不疲,大概是因为生活终归于平淡。

徒步至河山寺,拜访善香师父,虽然一直知道他们在做的事,可再听还是会感动。出家人以出世的心,在做入世的事,扶贫,助学,为社会。为天下,为世界和平。所以善香师傅说,学佛不是迷信佛门,是一所社会大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西昆的晚霞

附:西昆村公祭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周年 释奠典礼通赞稿第四版全文(正通老师主笔

释奠典礼(祭礼预计时长约一小时)

准备工作(礼乐生就位列队绶带)/ 三严鼓 英歌舞鼓起 三朝拜 启户 入位

乐祭(时长约30分钟)

礼生一颂: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迎神 琴曲《天风环佩》(李步进老师)

初献 侗族大歌《天地人和》《蝉之歌》(主祭官敬香三拜祼酒祭文望燎復位等)

亚献 西安集贤鼓乐《圣寿乐》田孝梨社长及樂師(从祭献花等)

终献 琴箫埙曲《思贤操》天水天和之聲琴箫会馆張田芳館長靳正彪老師師世剛(从祭孔慶錫老書記敬茶等)

文祭(时长约20分钟)

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铭记历史的时刻,注定会被历史所铭记,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将中华文明“与天地准”的道统、将近现代奋发昂扬的革命文化、将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融为一体的新文化。它将是全面继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以德为体,以道为用,集古今中西与马克思主义之大成,全体大用,坚持、丰富、完善中国新文化的 文化主体性,建立现代中国 与 人类文明偕行的新道统。

百年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所建立的,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晚清、国民政府,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阴暗时期,无不是民生凋敝,贫富悬殊,卖官鬻爵,吏治败坏,百姓无望,政治阴暗。

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昌明政治的深层动力,是文明的敦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即止于文明、止于至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文化人、化育人心,形成文明共同体。任何以特殊群体的经济利益而维系、以金融资本的扩张而维系、以谋求特殊的权力而维系的阴暗政治,必定速朽,必定被永远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今天,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夫神位前,我们再次郑重地宣告:中华民族永远不允许任何势力奴役、压迫、欺辱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定在中华民族用血肉和英魂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魂飞魄散!

从“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浴血奋斗的延安精神,到2013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擘画登上历史舞台,再到2025年“九三阅兵”“全球治理模式”带给世界的震撼,中华文明 天下为公的文明道统,承续着孔子的大同之治。“时哉!时哉!”“世界级领袖的视野和担当,深邃切实的战略眼光”是从孔子的革命性,预见到今天 东方欲晓 的千年历史沧桑。

礼生二颂:中华文明的历史可考至170万年前。在“万邦时代”,仰韶、大汶口、河姆渡、良渚的文明曙光,以朴素的天人观为中华文明重下火种,奠定多元一体的天下观。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合大同,渐化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炎黄部落联盟,华夏各族尊为初祖,继以尧、舜。“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 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西周时,礼乐治国,中华政治文明底色从此铺就。

东周鲁襄公22年,至圣先师孔子诞生。仲尼,元气也,天地也;顔子,春生也,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并秋杀尽见。“仁不可为众也”,虽千万人也无法与仁德相抗。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培养三千余,如颜回、子贡、冉有等,德、政、言、文之栋梁,打破贵族教育的垄断。子路问孔子:“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夫子微言大义,“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今天,人类依然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为世界开拓的文明版图将继续向着历史和未来纵深,以夫子为枢纽的道统,将举为木铎,扣响人类礼乐共同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的玉振金声。

提振精神,鼓舞士气

礼生三颂:“政者,仁也”,礼乐之用,在发觉本性中的自觉、觉他。超越理性规则之外的是无形的精神发觉与天赋的根本自信。地下是根,树上枝叶,不偏不倚,乃中和之道。

礼生四颂:(南音组就位)

送神请礼乐团英歌队就位

南音《梅花操》

福建·福鼎 西昆村公祭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周年 释奠典礼 圆满礼成(礼众全体行礼退班)